第218章 217还是好朋友(2 / 4)
,我家一直种这个品种。”骆一航回答说。
这里面十字交叉,分成四块区域,里面有好多工人在安装各种设备。
“还有一块地方还没想好,你觉得韭黄、樱桃萝卜还是草莓,哪个好?”
西边也被墙隔出来的就是控制中心了。
“就是农科院内部发行的期刊,一个季度一份,上面有各个科研机构的成果,回头我让他们给伱也发一份。”
骆一航带着齐若木进到连栋温室里面。
骆一航带着齐若木进去之后,给两人互相介绍,“这位是智慧农业的技术员,杨安,杨工。这是农科院的研究员齐若木。”
两人握了握手,杨工笑道,“听说过,杜教授的学生,您是研究生态肥的吧,我看过你的论文。”
“是的,你好,你好。”齐若木在外人面前,还挺矜持。
两个科研工作者,互相介绍之后,客套了一句,嘎,卡住了。
大眼瞪小眼。
骆一航赶紧把话题扯过来,“杨工,您帮我看看,数据库里有没有花生番茄。刚才齐研究员给我提供了这个品种。”
“609。”齐若木补充一句。
“哦,好。”明显看到杨工松了口气,转身开始操作。
骆一航捅捅齐若木,小声嘀咕道:“你们不认识啊?”
齐若木微微摇摇头,小声回答说:“农科院好几千人,我们又不是一个所的,我哪儿认识去埃”
“难怪。我还以为你们得是同事呢。”
俩人小声聊着天,杨工那边也查到了,“609我们有收录,无限生长,主茎八花序,八穗,甜度10.1,采摘期十二到十四个月。”
齐若木听完点点头,“就是这个。”
骆一航也放心了,数据库里有这个品种,那就能够种,自动化处理,省心的很。
所谓的无限生长,就是温度环境适宜的话,可以一直长,一直开花,一直结果,不带停的。 在大田里,采摘期能达到三到六个月。
温室里就更厉害了,最少六个月,最多三年。
从杨工那边出来。
骆一航想到一个事,“你说的新品种,数据库里没有咋办。”
“那就选有的呗。”齐若木无所谓道,他倒是挺看得开。
一圈都转完了,从温室里出来。
齐若木问道:“你刚才说的,让给你找人,找什么人?”
“就是操作智慧农业的人呗。”骆一航回答说。
齐若木指指里面,“那位不是么?”
骆一航摇摇头,“我倒是想呢。杨工调试完设备,然后再待几天,运行起来没问题就该走了。我这边没人接手。”
齐若木又指指里面,“他们那边没人介绍?”
“杨工说他们纯科研,不教学,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也找马志涛问过,操作这个吧,要求还挺高,他那边问了一圈也没合适的。”
“什么要求啊?”
“跨专业的,农业和计算机双修……”
杜教授给的五个好处里面。
骆一航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这套智慧农业的使用资格。
东西太好了,妥妥的高科技,还是顶级科研成果。
跟日光温室里用的那些自动化设备一比,真跟齐若木说的似的,歼六和歼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