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83章 182骆一航的损招(1 / 3)

第183章 182.骆一航的损招

马志涛上午刚做的规划,数据张口就来。

“预计搭建一千平米标准菇房,每一平米上下两层摆放二十袋菌包为一个单元,一千平米设置600个单元。”

“每个生产周期,也就是30至35天,需要消耗1.2万菌包,每个菌包按照3.8公斤计,4.56万公斤基料,预计出产平菇5.4万公斤。”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减少,预估就算5万公斤。”

其实马专家是保守了。

以骆一航的经验,经过灵气滋润的蘑菇包,生产率其实已经超过了1.2,达到了1.3左右。

不过,无所谓了。

下一步菌包基料都要换,指不定能长多少呢。

听完马志涛的数据。

刘漂亮马上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

最后,前景是有的。

骆一航人头不熟,但强娃熟埃

首先是运费昂贵。

就在一边也不插话,吃吃喝喝进入看戏模式。

但是有几个问题。

“不是打算一上来就开二十多家店吧?”

扩大菌菇生产,不是搭个棚子就完了,涉及到很多事情。

“我这边计划着,炸蘑菇店暂定一份150克,就是烧烤店分量的一半,单店预计日销400份,这个数量并不夸张,卖鸡排的一天还三四百份呢,何况咱的蘑菇。”

所以优解是自己生产菌包。

马志涛马上点头,“没错,我这几个月也没白拿工资,上回老板跟我说的刘家村,我跑了好几趟,有一家做种苗的决定试试,他也是一千平的菇棚,正盖着呢,菌包也打算用寿光宏建菌业的。不过他没打算自己卖,他家有渠道,直接进超市。”

骆一航一听,熟啊,“刘家村做种苗的,那不就是刘老头么,强娃你熟的很,把他的生意接过来,一个月就是两万四千包了。”

“这么几家店,完全可以做直营。先积累经验,锻炼团队,测试供应链。”

咋可能嘛。

“我?”强娃指指自己,一脸的惊讶还有疑惑。

跟刘漂亮把大方向确定好了之后。

还以为没他事呢。

“没错,你来,我给伱讲讲……”

并且直营也要分阶段,慢慢来。

现在骆一航的菌包都是从寿光厂家采购来的。

最后,还有一点顾虑,等菌菇真的做大之后,名声起来,对方涨价要挟,或者厂家以此宣传,或被利用扰乱市常

……完全一样,怪不得马专家方案出的这么快。

自己生产的话,就涉及到原料和管理。

剩下再有生意就是纯赚。

原料、菌包、设备、菌菇、人员、销售渠道,一整条产业链。

最起码骆一航这里每月一万两千个菌包打底,菌包厂生存肯定没问题的。

几率虽然不大,可替代厂家也多,但不可不防。

但强娃成天没事,躺在店里睡觉,他有时间,能管起来。

骆一航把缘由等等讲解一番后,跟强娃说,“马专家这些日子也推广出去几个想试试食用菌的,你要能拉来,这生意肯定干的过。”

但是菌包基料不仅仅是玉米秸秆,还有很多种其他材料。

原料,骆一航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