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竞争激烈(二合一)(3 / 4)
最经典也是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地球舰队冲出地球自卫。
方言却透露出第二部的剧情,那就是三体文明区区的一个水滴就能完全消灭整个地球舰队。
这话一出,出乎阿西莫夫、刘慈新他们的意料,完全没想到他会这么的狠,简直是大炮打蚊子。
阿西莫夫喃喃自语道:“这就像《圣经》里大卫的故事,用一块石子干掉了巨人歌利亚。”
方言笑了笑,《三体》里关于地球舰队覆灭的描述,非常地取巧,用一个无坚不摧的东西来砸烂看似庞大无敌的对手,并没有去虚构什么奇怪的动力系统、复杂强大的未来武器,然后创造出一艘无坚不摧的战舰,而是用一个原始的石子模式,解决了所有科学难题和逻辑陷井。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去描述星际舰队之间的战斗,解释一系列双方交战中的技术细节,不但乏味,更会漏洞百出,费力不讨好,最终呈现的舰队毁灭大灾难可能远不如《三体》这般璀璨辉煌。
就像《流浪地球》的小说版本和电影版本的区别一样,电影里其实犯了很多科学性错误。
比如moss在计算洛希极限时就算错了,又比如木星引力加速……
好的科幻一般需要在科学事实和幻想中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如果严重脱离科学事实,那就是魔幻小说了,如果只是冰冷的科学事实,没有艺术的想象和加工,也会索然无味。
而《三体》设定如此复杂,却完全没让人觉得不合理,甚至还很“科学”,正是因为刘慈新在,三部曲的小说里处处体现出这种藏拙取巧的技巧,回避了很多科学常识矛盾,减少细节,直奔结局。
“那是不是利用黑暗森林法则?”
阿西莫夫推测道:“当三体文明这个猎人发现你这个发出信号的猎人时,你再把有关三体文明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外星文明,结果在三体文明开枪射击地球的时候,第三个外星文明率先开枪解决三体文明?”
“虽然你的答案并不对,但已经很接近了,至少思路是对的。”
方言不以为然,天外救星这种叙事手法过于俗套,《三体》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足以封神。
所谓的“天外救星”,可以叫“机械降神”,就比如主角陷入了已经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困境,甚至是绝境时,突然冒出一个高纬度的“救星”,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解决了故事冲突。
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就是这种“机械降神”,出手化解慕容博和萧远山的恩怨。
给自始至终贯穿了乔峰等人的主线,画上了一个句号,没有扫地僧,这故事圆起来可不容易。
“方,那该怎么用‘黑暗森林法则’才是正确的?”
阿西莫夫饶有兴趣。
刘慈新、叶永烈也同样竖起耳朵,就听方言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
“艾萨克,你肯定知道核威慑和核讹诈吧。”
“当然。”
阿西莫夫先是一愣,如今世界上大部分的末日科幻文学题材,基本上都是核战争爆发以后的地球,比如《莱博维兹的赞歌》、《穿过云朵的少女》、《人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