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66章 最终解释权在我这儿(1 / 3)

10月8日,广电部。

“进来。”

听到敲门声,艾部长把视线从《华夏电影周报》上收了回来,叹了口长长的气。

就见滕进贤走了进来,显然是向他汇报《大决战》剧本研讨会的结果。

“老滕,坐坐。”

艾部长当即地询问起情况。

滕进贤直截了当地地说,方言已经做好了分工,让史超率领团队进入档案馆,搜集资料,翻阅军史,让王军、李平分他们牵头负责三大战役当事人的采访,当然在采访之前,整个《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都要恶补资料,毕竟,采访的对象至少都是带将星的,答不上来,丢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脸。

更何况有些档案,有些资料,平时想看都看不到。

方言还给剧本创作小组立下规矩,定期开会,以便商讨人物形象和故事剧情,如果自己这个总编剧因事无法出席,创作小组就暂时交由资历最老的王军来主持。

“好!好啊!果然他能够胜任总编剧的职位!”

艾部长露出满意的笑容。

交流了一番后,滕进贤便告辞离开,艾部长回到了坐位上,又把注意力聚焦在报纸上。

最近关于主旋律的讨论沸沸扬扬,有价值的观点比较少,还有很多都是方言和赵宝华在主旋律题材座谈会上争论过的,比如“娱乐化跟主旋律矛盾与否”这个命题。

虽然心里的天平偏向于方言,也知道两者并不矛盾,但因为没人会拍,所以无从验证。

如果真的有主旋律商业片或者娱乐片问世,而且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他才有机会加以推广。

就在自己苦恼之时,又传来一阵“咚咚”的敲门声,秘书拿着一摞报纸走了进来。

“最新的报刊到了,我给您放这。”

“嗯,知道了。”

艾部长没抬头,先审批了一些文件,才随手拿过一本《大众电影》杂志。

刚一翻目录,赫然写着作者是方言的《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落入自己的眼帘当中。

整个人顿时来了精神,迫不及待地翻到了文章所在的页数,就见方言在上面写着:

“首先,对于近期电影界所讨论的‘突出主旋律’,本人完全赞同。”

“但对‘主旋律电影’无法被界定,‘主旋律电影是否能被商业化’等问题,持有不同看法。”

“主旋律固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在基本的价值观上是不变的。

比如拼搏向上、乐观生活、诚信友爱等等,这些跟革命题材相比是微小的。但能说因为它微小,就否定其不是主旋律么?

我觉得阐述主旋律之前,要先理解什么叫主流意shi形态,上头精神明确指示,倡导四个一切,这便是当今的主流yishi形态。

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等。

一切用诚实劳动换取美好生活等等……

尤其是第四点指明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说明他们同样代表着时代精神。

把主旋律局限于革ming题材的观点,都是狭隘、不成熟的。

基于以上,我觉得可以做出归纳,主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