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22章 好一座危楼(二合一)(2 / 4)

熟悉的万佳宝和于师之,还有一位坐在他们的对面,穿着中山装,板板正正,一丝不苟的脸上掠过一丝不经意的笑容。

仔细一瞧,这位可是话剧界的大导演,夏淳,《茶馆》就出自他的手笔。

和焦菊隐、欧阳山尊、梅阡,并称人艺的四大名导!

在于师之的相互介绍下,方言和夏淳打了个招呼。

“听说你最近在文学界又闹出大动静了?”

等他坐下以后,万佳宝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迎着万佳宝、夏淳等人的目光,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嘿嘿,小打小闹而已。”

于师之笑道:“这《平凡的世界》引发这么大的轰动,怎么会是小打小闹呢。”

方言也露出得意的笑容,把《平凡的世界》救活,不但救了路遥的写作生涯,也让沉寂已久的陕北文坛重振威名,收拢了陕北作家的心,当然,自己也再一次树立了“文坛指路明灯”的招牌。

因为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方司令”,只要是被他看中的作品,就没有不成名的。

“这其中占首功的就是这个广播剧,为小说增色不少。”

万佳宝简单地点评了一番。

夏淳很是赞同:“《平凡的世界》每一期的广播剧我都没落下,听的是津津有味,反倒是小说,第一时间就买了本《人民文学》,却不知道为何,就是有些读不下去,没有广播剧有滋味?”

“有这种感觉的其实并非只有您一个。”

方言有所保留地把《平凡的世界》所遇到曲折坎坷讲了一遍。

“的确,这几天的报纸上除了表扬、分析和研究《平凡的世界》的文章,也有不少人并不看好《平凡的世界》。”夏淳说的是文学评论界,他们对《平凡的世界》的火爆冷眼旁观,甚至是冷淡。

“这和如今文学界的环境和风向有关。”

方言说:“别人都在搞先锋派,在搞魔幻现实主义,陆遥却还用这种老套的现实主义来写,事实上很多人只看到现象表面而已,各种主义不过是对生活的游离,现实主义这样贴近社会的文学,才是人民群众最想要看的,所以《平凡的世界》是写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而不是那些他们的心尖上。”

万佳宝颇为感慨:“在我看来,我们的现实主义从来没走在广阔的文学道路上。”

“眼下我们话剧、戏剧不也一样嘛。”

于师之颇为无奈,文坛里的先锋思潮从文学涌向了话剧,如今全国各大戏剧院、话剧团里都在搞创新剧目,实验性剧目风靡一时,广大观众和文艺理论界也十分地偏好这种新潮牌,而开始疏远传统现实主义的话剧,这也是包括人艺在内,众多戏剧院排演出来的新剧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那《天下第一楼》岂不是逆流而上?”

方言挑了挑眉,直呼巧合。万佳宝调侃道:“怎么,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

“怎么会呢!”

方言语气里透着自信,他能够把《平凡的世界》捧火,就绝对不会让《天下第一楼》失败。

何况,光凭自己一个人或许不行,可有万佳宝、于师之、夏淳这等大佬协助,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