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405章 夜不能寐(二合一)(3 / 4)

“铁生,看不懂并不奇怪,这篇小说根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意义也晦涩不明。”

韩少恭毫无客气道:“没有半点正常叙事的逻辑和技法,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方言说:“我倒觉得这像是故意不小心的,就是在做某种叙事结构上的实验。”

“我同意方老师的观点!”

余桦旗帜鲜明地支持马元的叙事探索,称赞为“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皆非的独特方式”。

方言鼓励道:“接着说。”

“我觉得是一个玩弄叙述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偏执的方法论者。”

余桦说:“甚至在有些叙事技巧和结构上,有模仿《恶意》的痕迹。”

“《冈底斯的诱惑》和《恶意》之间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方言摇头失笑,伸出第一根手指,“这第一,我用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都是推理小说常用的方式和套路,而马元用的倒像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技法,在时间、人称、空间等方面,虚虚实实。”

“这点说的没错!”

茹芷鹃点头道:“《冈底斯的诱惑》一直在通过不加提示的叙述人称变化,来实现内容上真实和虚构的变换,因为没有明确的提示,或者清晰的脉络,很容易初读时,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谓。”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叙事和内容。”

方言伸出第二根手指,“一般小说创作的顺序,是从开头写到结尾,但推理小说未必是这样,像我的《恶意》一样,就是从结尾往开头去写,从‘果’往‘因’上去写,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不管中间是倒序、插叙,还是闪回、省略,只要因果关系、人物关系这些逻辑关系不变……”

然后笑了笑:“就算叙事再怎么复杂,再怎么看上去悬疑凌乱,但内容是完整的,是清晰的。”

石铁生很是赞同,拍了下《冈底斯的诱惑》稿子说:

“我总觉得这个马元,似乎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讲故事方式,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为了尝试这种叙事结构,才写了个离奇怪诞的故事。”

“对!岩子和马元虽然那都设计了叙事圈套,都是刻意为之,但岩子这么做,是让推理小说充满悬念,更有可读性,但马元算是剑走偏锋了,把叙事形式放在高于叙事本身的位置。”

韩少恭道:“结果就是故事没说清,也说不清。”

“方老师,难道这样写就不行吗?”

余桦觉得,文学不光是要“写什么”,也要兼顾“怎么写”。

而马元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恰恰就在于没有把小说故事的戏剧性、内容的潜在性放在首位,而是把文学的文体要素,叙事的技巧、叙事人和主人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等看成重点。

“我同意这种叙事形式的实验行为,就像国外的摇滚乐里,有种类型叫‘实验摇滚’。”

方言道:“但我个人并不推崇不服务于内容的这种叙事方式。”

“可是魔幻现实主义不就是这样嘛,粗看上去是超自然的,像假的,细想一下是真的,是现实主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