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19章 难忘今宵(2 / 3)

微笑地宣布下一个节目。

“舞蹈《雀之灵》,表演者杨立苹,中央民族歌舞团。”

灯光骤然全灭,跟着几束白光射下,轻灵的音乐响起,仿佛有只孔雀沐浴在月光之中。

它骄傲高冷,临水照,翩翩起舞……

那只手酥软无骨的颤动着,慢慢波动至全身,时如春水,时如流云。

美,有很多种,那身影看去,先觉柔美,渐渐的,柔美中又透出一种挺拔。

杨立苹的美异常骄傲,异常神气,恰如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

真不愧是最美梅超风啊!

方言心里暗自赞叹,但也有些许遗憾。

这年头,因为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老百姓看什么都觉得好,都觉得新鲜。

但等西方的霹雳舞、摇滚等舶来品大量涌入的时候,民族舞、民族乐反倒渐渐地不受年轻人的待见,好在豫南台一直坚持了下来。

《唐宫夜宴》、《敦煌飞天》、《洛神水赋》……

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这一桩桩国风盛宴上。此时此刻,现场,乃至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自然与民族的美”。

伴随着《雀之灵》的结束,春晚从前期转入了中期,歌也唱了,舞也跳了,场子也暖得差不多了,接着就是一個接一个精彩纷呈的节目,狂轰滥炸而来。

先是《宇宙牌香烟》,然后是《英雄母亲的一天》。

赵丽榕的小品,既不像陈佩厮那样靠肢体动作,也不像赵本善这般靠诙谐语言。

整个风格就像她的老太太形象一样,贴近生活,极为亲和,就仿佛是大岁数的老奶奶逗着孩子们乐呵呵地过年。

而且充满记忆点,像后来的“探戈奏是探戈探戈走”、“麻辣鸡丝”,以及“我心永恒”。

每个小品单独拎出来,都能引发了亿万人的共鸣,比如这个《英雄母亲的一天》。

“司马光砸缸!”

“司马缸砸缸!”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光!”

“司马缸!”

“哎,错咧,错咧……..

现场观众眼泪都笑出来了,电视机前的人也东倒西歪,乐得捧腹大笑。

“哎哟哎哟,逗死我了!”

“这老太太绝了!”

“叫啥来着,赵、赵丽榕!”

“记下了,那朱时茅和陈佩厮会不会上今年的春晚?”

“对对对,他们上不上啊?去年的《胡椒面》,可乐得我整宿睡不着觉。”

“应该会有吧,中央台不会让咱们失望的,它可是为咱们人民服务的电视台!”

就在全国广大观众的殷切期盼下,果然央视春晚没有辜负众望。

继《胡椒面》之后,陈佩厮和朱时茅表演起了《吃面条》,这也是“陈小二”首次问世!

“说!说词儿!”

“说词儿!”

“台词儿!”

“台词儿!”

开局就一个碗一个桶,却在陈佩厮精湛的无实物演绎下,抖落出了一个个的笑料包袱。

观众们是越看,越乐不可支,越乐不可支,肚子就越饿,硬生生地给看饿了。

“妈,我也想吃面!”

“吃什么面,等饺子出了锅,咱们好好吃顿饺子!猪肉韭菜馅的!”

当小品过后,已经11点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