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72章 吊人胃口方老师(二合一)(3 / 5)

播到北美,而且还是借助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在原始农业时代,玉米是不可能在北美大规模种植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欧亚大陆天生具有优势。”“动物和植物的驯化,让欧亚人类可以定居并发展出复杂的社会体系,大量的人员从初级劳动中解脱,有精力和时间去发展技术、文字,造出枪炮和钢铁,一步步达到领先。”

“此外,我还要提到细菌呢,因为这跟动物有关。”

“欧亚人类的祖先,由于驯化了种种动物,长期跟这些动物待在一起,习惯了动物身上的病菌,抵抗能力大大提高。这种细菌免疫能力,还会遗传下来。当年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靠的不仅仅是先进武器,还有他们带去的病菌。这些病菌对美洲人来说是无解的,他们祖祖辈辈都没遇见过,一接触立即患病,往往就是死亡……”

方言滔滔不绝,足足讲了半个小时。

会说话,就多说一点!

台下的学生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不少人甚至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白若雪倒是渐渐地感到吃力,前面替王安逸等人代念,消耗了太多了精力,喉咙沙哑。

以致于,翻译的速度大大减慢。

聂华灵见状,准备替换下她,没想到萧乾亲自出马,甘愿给方言当翻译。

“哗哗哗。”

在场的学生们看到客座教授上场,纷纷鼓起了掌。

方言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萧老。”

“说得很好,继续讲。”

萧乾颇为欣慰道。

“按你的说法,欧洲和亚洲人都是有优势的,为什么华夏之后会比欧洲落后?”

就在此时,有学生突然提问。

方言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欧亚大陆的先进是历史必然,华夏人的落后,却是必然中的偶然,这就涉及到华夏的地理位置、文化、制度等因素,最终影响到了华夏在海权和陆权的抉择。”

萧乾在剑桥大学就读过,说出一口正宗的剑桥口音。

“千百年来,因为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的需求有着高度互补性。”

“丝绸、茶叶和瓷器是华夏的特产,整个西方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天然地缺少这些动植物原材料,也没有掌握相关制作技术,比如生产丝绸需要掌握饲养蚕技术、缫丝技术。”

“另外,养蚕需要种植大量的桑树,和茶树一样,适合种植在低纬度地区。”

“瓷器的生产就更复杂了,一是需要高岭土原料,二要掌握高温烧制瓷器技术,三是要掌握上釉工艺,丝绸、茶叶和瓷器三大产品产业,是中华文明在农业时期能超越西方文明最显著的特征。”

“所以,13世纪的马可波罗才会说,东方遍地铺满黄金。”

方言话锋一转,“但事实上,华夏出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是一个贫金贫银的国度,本身出产的黄金、白银很少,之所以后来明朝、清朝会以银本位作为货币体系,主要在于欧洲的金银大量内流。”

“然而,欧洲也并不盛产金银。”

“以致于长年的贸易逆差,白银外流,金银短缺,欧洲甚至出现了以物换物的情况。”

“因此,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