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65章 挣钱嘛,不寒碜(二合一)(4 / 5)

些词汇,白若雪一脸茫然,转头看向聊得起劲的方言,心里好奇,为什么方老师会这么熟练呢?

方言道:“宝岛那边的版税跟香江一样?”

潘耀名说:“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宝岛那边是用美刀付版税的。”

方言一听到是外汇结算而不是台币,立刻来了兴趣。

“第一种是初版付8%到10%的版税,以后延续。”潘耀名说:“还有一种,就是一次性付清版税,也就是买断版权。”

方言一问买断的费用,倘若是长篇小说的话,一般会给1500美刀。

“所以,在宝岛出书的作家都会尽量把书写长一点,好多弄点稿费。”

潘耀名笑了笑,“而且宝岛是按行来算稿费的,多写一行,就能多挣一点美刀。”

方言觉得新鲜无比:“按行来算?”

“没错,因此就闹出过不少趣闻。”

潘耀名说:“比方说古龙,写《天涯明月刀》的时候,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个字一行,一下子就写了十二行,还有《陆小凤》,‘星,星星,满天的星星’,8个字就挣了75个字的钱……”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好主意啊!

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就这么写!

方言道:“怪不得港台的武侠作家都爱写古风,还写得这么拖拖拉拉,啰里八嗦。”

“这无非就是想多挣点稿费。”

潘耀名嘿然一笑,说论起挖空心思骗稿费,那还得是这两年横空出世的温瑞庵。

一提到“温瑞庵”,方言就不禁想到了上辈子看过的《少年冷血》。

其中有这么一段,出现了28个刀。

“刀

刀刀刀

刀刀刀刀刀……”

排成了一个刀形的扇面,让人仿佛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刀光,简直是把骗稿费进行到底!

跟鲁迅先生的“门前两棵枣树”一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这么做,会不会太过了点?”

白若雪摇头失笑。

“这才哪到哪啊。”

潘耀名压低声音透露说,古龙在港台出版界的名气相当地“臭”。

常常一本小说刚写完十多万字,就拿去给出版社,要卖整本书的稿费。

如果出版商不答应,就去找别家,因为古龙的知名度,再加上他极擅长写小说的开头,所以出版商看到前几章就立即被打动了,又生怕被其他出版商抢了去,只好先付所有稿费。

结果,古龙一拿到全部稿费,就立马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本小说刚挖了一个坑,出版了头几章,就再也没有下文,出版商只能含泪地钱请代笔,挂着古龙的名,给古龙的小说填坑。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为了挣稿费,还真的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五八门的。”

方言摇头失笑,随即问到更多的细节。

潘耀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道:“代理人会收取2%的佣金,这里面不光是代理费,也包含编辑费,因为港台地区的书面语是繁体字,而且用词上也要贴合当地的习惯。”

“香江方面的话,我决定交给三联书店。”

方言话锋一转,“不过宝岛这边,我要拍个电报回去,请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