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赴汤蹈火啊,方老师(2 / 4)
直到方言拿出《利剑行动》的电影改编做交易。
拿剧本换他们!?
陈佩厮和朱时茅先是一惊,而后感动。
“方老师,谢谢您,我们……”
“真要谢我的话,伱们待会儿的表演可要卖力点,可千万别让我们失望啊。”
方言摆了摆手。
事实上,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本来打算把《利剑行动》交给上影厂,但上影厂现在已经有《高山下的环》,倒不如把小说改编,交给全国制片厂里最擅长军事题材的八一厂,还能挣一笔近2000元的稿费。
距离9000多幅画,又更近了一步!
“赴汤蹈火啊,方老师!”
朱时茅郑重其事地点了下头。
众人来到空无一人的小排练室,在简单的热身之后,朱时茅和陈佩厮开始表演小品。
这时候的小品,跟以后的小品差别很大。
最初只是中戏、北电等戏剧学校给应试者准备的面试考题,或许上学时的课堂作业、期末测试,基本上不会拿出来,公开演出。
因此,一开始并不是奔着搞笑逗乐去的。
只是从陈佩厮和朱时茅表演的《吃面条》开始,小品才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喜剧形式。
而《吃面条》,只是《考演员》里的一段。
“面条,咸淡正好。”
“你着什么急嘛,你等我一会儿!”
看着两人的表演,刘笛嘴角不住上扬。
方言道:“觉得怎么样?”
“方老师,这可太可乐,太有意思了。”
刘笛觉得这是晚会里从来没有这种类型的节目,非常值得尝试一下,丰富一下内容。
“不过……”
话锋一转,接着说到问题所在。
《考演员》的表演时长太长,足足二三十分钟,更要命的是只有大纲,没有准词。
内容全凭陈佩厮和朱时茅临场发挥,没有剧本,都是现挂,完全是即兴表演,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节目,八成是不能登上春晚舞台。
“这……这……”
陈佩厮和朱时茅听到这话,动作停了下来,像有盆冷水浇下来,扑灭了两人的热情。
“写大纲,编台词,磨剧本,再到排练,估计要个把月。”刘笛不无遗憾道,“方老师,距离台里录制的时间,可就剩一个来月了。”
“这个好办呐,词儿多的来不及。”
方言道:“干脆就来个哑剧小品。”
“哑剧小品?!”
朱时茅三人闻所未闻,一脸错愕。
陈佩厮觉得新鲜,“那演什么呢?”
“就演你们两个,在馄饨摊吃馄饨。”
方言说这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
一个爱干净、有洁癖的精致男子,性格胆小怕事儿,在馄饨摊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神经大条的壮汉,把自己带来一瓶的胡椒面全部用完,一气之下,收好空瓶,离开摊子……
“喔,我明白了!”
陈佩厮眼前顿时发亮。
朱时茅道:“你明白什么?”
“闹了半天,是那个大汉误以为胡椒面是公家的,觉得那男的偷了公家的瓶子,也有样学样,顺走了公家的一个大碗。”陈佩厮咧嘴发笑,“方老师,您说,我讲的对不对?”
“你理解的不错。”
方言转头看向刘笛,“服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