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通俗文学上桌吃饭(3 / 3)
辑、作家,甚至是红学研究者的质疑,如此文妖,怎么能参与到《红楼梦》的改编工作呢,难道就不怕毁经典于一旦嘛!
翻译翻译,就是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方言这么年轻,怎么能把握得住呢!
本就恼怒于方言的文人们,这下更加愤怒,气势汹汹地对他进行批判,骂的是狗血淋头,
方言还没来得及理会,就有许多作家、编辑、评论家,自发地帮他打笔仗,予以回击。
丁铃先生甚至撸起袖子,亲自下常
《红楼梦》不就是通俗文学?!
“从《红楼梦》诞生以来,从评点到戏曲、诗词、绘画、年画、译本,直到现在,出现了《红楼梦补》、《红楼梦影》等上百种续书,最终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足见,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并无绝对分野,通俗与通雅可以相互转化,严肃文学可写得通俗一些,通俗文学亦可成就经典……”
“大众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才是文学的理想境界,一味追求高深而忽视通俗,文学将脱离群众1
而后,万佳宝、李尧堂等人相继在《文学报》、《文汇报》上,公开支持通俗文学。
鲁郭茅,巴老曹,艾丁赵……
当今华夏的文坛里,声名最响亮的就是这些巨佬,相当于三清、如来、观音等漫天神佛给方言这只“孙猴子”撑腰,就问问,还有谁!
瞬间就引来无数思想进步作家、编辑的追捧,“通俗文学”也在文学青年中广泛讨论。
仅仅几天时间,便被驳得哑口无言。
而“全国通俗文学作品研讨会”筹办的新闻一出炉,就成了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孰是孰非,盖棺定论。
《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在如此舆论当中,销量暴涨,近乎到了一本难求的地步。
与此同时,后圆恩寺胡同的四合院里。
方言站在门口,望着金字黑底的大理石上镌刻着“茅盾故居”,一言不发,一动不动。
半晌,喃喃着:“一刻也不敢忘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