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24章 排骨年糕(1 / 4)

第224章 排骨年糕

10月的文坛,最亮眼的莫过于《十月》和《花城》。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一系列纯文学作品,一经发表,反响热烈,让《十月》率先抢滩登陆,抢占下纯文学的一块地盘。

而《花城》作为最先刊登方言“纯文学”文艺观点的杂志,同样是一马当先。

不但组织了小说创作班的作家,出了一批直指人本困境的小说,分到了纯文学的蛋糕,又刊登了方言提倡挖掘民族和地域文化的文艺创作观点,比如“岭南文学”、“粤味小说”。

一时间,文学粤军,风头无两。

而出谋划策的方小将,立马成了唐僧肉。

各大文学期刊都想上去咬上一口,有谁又能拒绝得了进步的诱惑呢?

“鲜得来?”

“鸟乎了。”

龚樰面不改色,“他说让我这周回一趟家,待会儿我要找宋导请个假。”

“哼,你爱说不说。”

方言被逗乐了,倒是弄得吴组缃摸不着头脑,笑骂道:“怎么是鸟乎了?”

“伱在徐汇,我在卢湾,离得好远。”

方言用戏谑的口吻说:“你准备带我去吃什么好吃的,我的嘴可是很挑的。”

启功笑眯眯道:“小方,你说是不是呀?”

凌解鲂好奇谁是这次红学大会里最年轻的代表,一问才知,竟然是方言。

方言狠狠地在一众红学大佬面前刷了波脸,等见到启功时,正好在吃早饭。

“它用极精美准确的文字,把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极其丰富地、极其深刻地描写了下来。《红楼梦》里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写得性格非常鲜明,读了《红楼梦》就会知道什么是华夏的封建社会,它是如何腐败,如何堕落,最后又是如何衰亡下去的。”

全场除了讲话声,一片安静。

我代表沪市师范学院,向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可惜了,要吃最正宗最好吃的排骨年糕,必须要去‘鲜得来’。”

启功收回眼神,和方言讨论起《红楼梦》,春风化雨,细雨无声。

方言说:“‘于山于海,于水于滨,双木非林,田下有心’,你不想知道下半句是什么?”

“这是启老也来了1

吴组缃笑道:“你的想法比我更进了一步,我本来只打算转载到《红楼梦学刊》上。”

这次持续6天的红学盛会,除了出席的108名正式代表,还来了50名特邀嘉宾。

“侬想切撒,阿拉就去切撒~”

龚樰语气里透着兴奋,“到时候,我带你去吃好吃的,就像在燕京的时候,你带着我吃好吃的一样。”

“你来沪市了?”

启功严肃道:“然后作为大会的一個成果发表出去。”

在掌声中,开幕式由红学会现任的副会长冯其庸主持。

“你就是茅公的弟子,小方。”

龚樰两眼发光,“好呀,外面东西再好吃,总归跟排骨年糕是不好比的。”

方言说:“就像脂批本点评的,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