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91章 人艺大舞台(2 / 3)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就像《于无声处》一样,这回《商鞅》担着重大的使命,也蕴含巨大的风险。”万佳宝左看看老友,右看看方言。

“您是了解的,我这胆量就是练出来的。”

方言不禁回想起当年《大秦之裂变》发表时的惊涛骇浪、狂风暴雨。

“这些,要跟参与话剧的同志们说清楚。”

万佳宝郑重其事道。

方言建议说:“不如等角色选完了,召开个思想动员大会如何?”

于师之眼前一亮:“这个好!就定在剧本围读会之前,怎么样?”

看到万佳宝一脸严肃,方言明显能感觉到《商鞅》,已经不再是一部话剧这么简单了。

招来的风浪,恐怕只大不校

人艺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

从办公室里出来,绕了会儿路,来到排练场,全场最醒目的,就是墙上的“戏比天大”四个大字。

此时,台上台下站着一群人。

台下,坐着的都是这次的选角评委。

方言第一时间就被戴贝雷帽的欧阳山尊所吸引,视线紧接着挪到了他身边的那位。

个子高,眼睛大,但不爱说话,鲜有笑容,人像声音一样深沉。

蓝天夜!

这位可是白天演戏,晚上谍战的主儿!

“啪啪。”

伴随着于师之拍了下手,立刻一群人涌了过来。      万佳宝拉着方言,给众人介绍说:

“这位就是《大秦之裂变》的原著作者,方言,茅公的弟子。”

方言抱拳,跟他们挨个认识。

周正、舒绣文、牛星丽、吴桂苓……

这一个个,都是人艺的老戏骨。

随后是人艺表演班的学生,扫了一圈,目光在梁冠花和宋旦旦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这些人都是人艺经过层层的选拔,筛选下来能够参演《商鞅》的演员。

戏剧跟电影不一样,只有一开场,导演就没法喊停,舞台全交给演员。

演员的素质,决定了一出话剧的好坏,尤其在人物角色上,要靠演员塑造出来的。

所以,一个话剧剧本在完成以后,不可能一字不改,要根据演员们排练出的效果,编剧反复地修改调整,一段一段、一遍一遍地磨出台词,最终确定戏剧舞台的呈现结果。

这需要大把大把的时间,而暑假恰恰就是最好的排练时期。

中戏、北电的师生可以保证百分之百的出勤率,不用担心耽误学业的问题。

“中戏的人来了。”

顺着声音望去,方言看到阮若珊带队,身后是鲍国庵、姜闻、陈道名几人。

鲍国庵一见面,脸上写满了激动。

方言一时恍惚,对他“曹操”的形象挥之不去,总觉得看自己的眼神像在看陈宫。

“方老师,谢谢您的举荐。”

鲍国庵道:“从收到通知到现在,我除了反复看小说以外,一直在努力搜集秦孝公的历史文献,原本准备写几篇论文,只可惜资料太少,只有短短几百字。”

方言笑道:“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你发挥能力,去填充秦孝公的血肉魂魄。”

鲍国庵保证说一定尽全力去演绎,待会儿就请他检验自己的成果。

姜闻注意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