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3 / 4)
首辅顾敏敬点头附和道:“长平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实乃忠义至极,更是我等朝臣及天下臣民之楷模。臣以为圣上若是想要抚慰边境战士之心,应该重赏长平侯府后人。”
永隆帝也考虑起来。
他们所言,确实不无道理。
况且他也痛心失了一名如此猛将,是以痛快问道:“众卿家以为,朕该如此赏赐?”
“臣以为此事还需……”
就在旁边一位大臣正要打岔,谢珣却突然打断他。
他起身冲上首一拜,恭敬道:“臣以为,长平侯膝下无子,唯有两女,理应封赏两位姑娘。”
沈作明膝下无子,也并未过继嗣子。
长平侯府的爵位,如今是悬而未决。
这次永隆帝望向谢珣,低声道:“程婴以为,该如何封赏?”
谢珣毫不犹豫道:“此番长平侯殉国,三姑娘沈绛远赴雍州,为父收敛,实为大义。当年皇上封赏沈侯爷为长平侯,便是希望边境长治久安,享太平盛世。微臣以为长平二字,不应断绝。”
“微臣以为,不如皇上封三姑娘沈绛为长平郡主,以安军心。”
谢珣说罢,跪拜在地。
虽远隔千里,他亦想要送她登云梯,以助她得偿所愿。
第149章
奉昭殿内, 上首的永隆帝一言不发,反倒是几位辅臣大人,对这个提议颇为赞同。沈作明殉国, 身后只留下两个女儿, 孤苦无依。
也幸亏这位三姑娘性子坚强, 扛得住大事, 一听说消息, 便前往边关。
这等胆识和坚韧,确实是值得称赞。
在朝为官, 谁不想一世尊荣, 拜相封侯,荫庇子孙后代。
沈作明无男丁继承爵位,长平侯府的命运便不知在何方。
如今若是能册封沈氏女,倒也不失一种告慰英灵的方式。
于是众人齐齐赞同谢珣的想法。
毕竟之前沈绛身份之事,并未闹大, 哪怕韩氏和霍贵妃联手做局, 想要坐实沈绛卫氏余孽的身份, 可是却因阿鸢而功败垂成。
永隆帝似乎害怕旁人提起卫氏旧案, 竟将此事压了下来。
是以除了当日知晓真相的人之外,旁人都以为沈绛是因为沈作明而离开京城。
所以朝臣对谢珣的提议,并无异议。
永隆帝未当场表态, 只是在众朝臣告退时, 将谢珣留了下来。
“你可知你方才之提议,实乃罪大恶极。” 永隆帝脸色阴沉, 显然是不悦谢珣的主张。
虽然永隆帝未杀沈绛, 饶她一命, 但她的身份始终存疑。
谢珣居然还敢提议, 册封她为郡主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