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3 / 4)
梦多。况且经此一役,对方也不会再轻举妄动。”
谢珣摇头,拒绝了温辞安的这个提议。
温辞安闻言点头:“殿下所言甚是。”
说罢,他行礼又道:“微臣告退。”
见他离开,沈绛立即站了起来,冲着谢珣行礼道:“民女也告退。”
谢珣想要出言挽留,可是却看见沈绛已经追着温辞安而去,两人一并跨出房门,只留下他一人立在原地。
出了房门,温辞安就扭头问道:“三姑娘可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温大人,我有一事相问,不知可否劳烦您。”
温辞安有些奇怪,他道:“三姑娘要问?”
这些天他也看出来了,沈绛与世子殿下之间的关系匪浅不说,就连她与那位锦衣卫的镇抚使也是旧相识。
论起来,她可以去问其他两人,却偏偏来问他。
但是他并未拒绝,反而说:“此处并非说话之地。”
沈绛也点头,如今出了昨晚之事之后,船上的每个人都可能有嫌疑。
这条船上,如今看似平静,却暗潮汹涌。
虽然厨房里确实消失了一个人,可是那个人真的就是下药的真凶,毕竟一个厨房的小小帮佣,他哪里来的本事。
沈绛跟着温辞安,一路来到甲板上。
甲板上依旧冷风烈烈,江面上被吹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推动着船只不停往前。
这里虽冷,却不用担心会有人躲在暗处偷听。
毕竟只要有人想要靠近他们,就会被人发现。
沈绛放心问道:“温大人,你可知卫楚岚这个名字。”
第106章
温辞安某种闪过一抹极其惊讶的眼神, 他乃是最正统的读书人,最讲究不动如松,喜怒不形于色, 为人又这般板正肃然。
所以沈绛瞧见他这般神色,反而也被惊讶了下。
她小声问:“这个名字,是不是提不得?”
许久, 温辞安罕见点头:“若是旁人问我,我必会说一声, 我不知道。”
沈绛微微怔住。
连这样不惧一切的温辞安,都能说出这种话,可见卫楚岚这个名字的背后, 肯定有着一个极其血腥残忍的故事。
温辞安眺望着远方,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三姑娘,应该不知如今的内阁首辅顾敏敬顾大人,乃是我的座师, 我能入都察院也是深受顾大人之恩。”
“当年我在翰林时, 曾替顾大人整理书稿, 时常来往于他家中, 无意中在他书房里发现了一副字。”
提到这件事,温辞安这样冷淡的性子,竟也生出了无限感慨。
他至今还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