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传统武术的实战(2 / 3)
好,整理起队列。
常随安走到新兵队伍前,点了点头:“不错,看来前几位教官的训练,颇有成效。”
“我叫常随安,陆军讲武堂139期步科毕业,现任营州军五十七师第一骑兵旅侦查团二排排长。”
“未来的一年,由我负责大家的战斗训练,我这个人不太会说漂亮话,除了训练要点,其余的,大家一听而过,无需往心里去。”
常随安的介绍几乎毫无感情,跟周钟爱妩媚温柔,正好是两个极端。
但他低沉的嗓音,和骁勇的外表,反而令新兵们觉得心里有底,踏实。
常随安跟周钟爱是同一届训练兵……
就在杜淮山分神时。
常随安忽然开口:“新兵中,习武者,请举手。”
刷刷!
霎时,一千五六百人中,几乎近三分之一的新兵,都举起了右手。
乱世之下,妖鬼横行。
百姓尚武,也是自然。
谭海跟着得意洋洋地举起手。
他很庆幸,自己能认识到杜淮山这样的朋友。
“好,放下吧。”
常随安大致有数,“无论你们曾经学习过什么,练过什么,从今日开始,必须严格按照我教授的方法去练。”
最后一句话。
杜淮山明显感觉到,常随安在有意在往自己这边看。
说完。
常随安胸腔一吸,两手相抱,头往上顶,开步进左腿,两手徐徐分开,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后拉,如同撕棉之意,最后缓缓吐气。
形意!
杜淮山大学考了四年传统套路,一眼就认出,这是形意拳起手抱架:三体式!
队列之中,不少新兵也认出了三体式的门道。
因为营州地处赤禹天朝东北部,而形意拳恰恰是北方最热门的拳种之一。
但凡是练过武的,基本都听说过。
原来营州军队教授的战场杀伐之术,就是形意。
杜淮山倒是记得,大学课本中的确提到过形意拳在战场中的应用。
形意拳起源的三种传说中,有两种是脱胎于实战枪法。
在民国当时的全国擂台上,优胜者居多是练形意拳者。
如1918年在燕京中山公园举行的“万国赛武大会”,张占魁老先生携其弟子韩慕侠挫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
孙禄堂也击败了俄国格斗家彼得洛夫和日本天皇钦命武士板垣一雄。
赵道新遇到了丹麦的拳击家,更是一击即溃。
杜淮山不敢妄断这些记录的真假,但至少侧面反应出,形意拳是有实战能力的。
别看他练的是现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