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 89 章(1 / 5)

东北的社交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喝两杯之前, 大家就是塑料朋友。

在这儿,两瓶啤酒下肚,大家能说说贴心话, 两瓶黄酒下肚, 那差不多就能被列入可以交往名单, 两瓶高粱下肚,那在喝酒的这一刻就是过命交情了。

呃,不过这种交友方法在新时代已经不太适用了, 随着东北不会喝酒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多,大家交起朋友来也开始不谈酒量了。

但在老一辈眼中这还是很有效的。

夏东篱用他珍藏的各地特色啤酒打开了老李的话匣子,然后靠着自己一冰箱的速食小菜将话匣子给撑住了, 两人一边碰杯一边叭叭叭说个不停。

而马上要开车所以不能喝酒的小章同志则和荀岏坐去了隔壁桌。比起夏东篱他们这桌热热闹闹的,另一桌则是一片死寂,两人一人一台电脑, 一个剪辑视频,一个跟着网课学习,氛围别提多神圣了。

酒量这东西有人说全靠练, 也有人说是天生的, 看的是体内的酶分解酒精的能力, 二者各有千秋,不过反正夏东篱的话是站后者的。

他不太喝酒, 酒量却相当不错。而且夏东篱喝酒上脸, 一杯下肚和十杯下肚, 脸都是一样的红。但外人不知道啊, 人家一看这小伙喝酒喝得满脸通红一看就是实诚人, 这体质让他在几次商业活动中都占到了便宜。

夏东篱有点收集癖, 他以前去到陌生城市都会买点纪念品回家, 小到书签冰箱贴,大到啤酒土特产,都会兴致勃勃地扛回家里放在展示柜上。

尤其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啤酒品牌以及特-供的口味,他通常都会买几瓶放着,要是有客人上门的话,哎哟,那一眼看过去还挺壮观的。

如今他也是用这一小柜啤酒留下了老李,并且获得了珍贵的情报。

别误会,他这可不是在套话什么的,老李也没有说什么机密内容,只是信息和政策这东西外行的听个响,有时候还真得有人帮忙分析一下,才能看得更清楚些。

华-国出台的国家政策一般都是鼓励性政策,这种政策带有一定的引导性,表示国家的态度和希望你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意愿。

比如这两年的鼓励性政策就是鼓励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以及稍微开放了经济作物的种植这道闸门。

“上头也不敢放开太多,”老李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条缝,“就这么点,开多了怕出事。”

经济作物简单的说就是粮食作物之外所有的农产品,其中也包括蔬菜水果。

它的特点就是定价有较大的浮动空间,价格由市场决定,不像粮食作物一样被国家定死了价格区间,所以种植经济作物的利润也较高。

人都逐利,自然偏爱种植经济作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