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1 / 5)
奉化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近六成, 且主要地形以丘陵山脉为主的地级市。
作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代表城市,奉化市幅员辽阔,全市总面积达到一万平方公里, 但常住人口却只有不到三百万。
虽然人少,但资源可不少。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不说,大家都能看到的就有一座休眠中的活火山、若干个重工业生产基地、一片绵延不断的原始森林以及湿地, 还有数个水库大坝。
这些在当地人眼里看起来不算什么, 但是在政府机关眼中全都是火、灾、隐、患!
火山和工业基地就不说了, 前者是控制不了的天灾, 后者是可控的人祸。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夹在天灾人祸之间的奉化市原始森林了。
能够致使特大森林火灾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可燃物, 一个是火险天气。
很不幸, 奉化市的森林两项因素都占有。
以落叶植物为主要构成的原始森林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落叶枯枝,这些有机质在接触到地面后会被地里的昆虫和细菌分解,在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这些热量可以杀死有机质中的虫卵和细菌,在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为森林提供大量的腐殖质, 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不要遇到可燃物。
而很不巧的是,奉化市的森林里有大量富含油脂的松树。
如果落叶层内的高温恰巧遇到了一节含油量较高的松枝,那么它们很快就会在身边干燥落叶的推波助澜下点燃爱的火花。
这便是极为常见并且在外人眼中不能理解的森林自燃情况。
而如果这颗小火苗又恰恰遇到了干燥气候里的西风, 那一场小火便会演变成为森林大火。
整个过程看上去极为不可思议, 甚至带着点玄幻色彩, 但在林区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
所以奉化市因为自己足足39年没有发生过大范围的森林大火而骄傲便也可以理解啦。
为了将这个记录保持下去,也为了护住这片被称为“东北铁肺”的原始森林以及湿地, 奉化市林业局在防火一事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除了宣传以及网格化管理外, 他们还成为了东北地区第一批引入无人机巡航的城市。
在夏东篱头顶上盘旋的这架无人机装配了热感应功能, 当地的农科大还为它编写了程序, 使其能够进行自动巡航以及自动返程,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避免了操作失误导致的观察死角。
无人机一旦发现高于设定的温度就会向控制室报警,然后林业局工作人员就可以接手无人机的操控,使其靠近火源点观察情况。这种运转模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地广人稀地区的管理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去年,隔壁省还特地派了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