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435章 黄金债券(3)(3 / 5)

稍停,他一脸正色的继续道:“国企工厂有一点好,工人都是知根知底的,那些偷奸耍滑的,偷鸡摸狗的都不会有,我早给打发到辅助组去了,一线车间的干部里,80%都是党员或预备党员,党龄20年以上的骨干超过一半,您绝对放心,就算是有只耗子吃了原料,我们也会在它消化前,把它的肠子揪出来。”

肖璐撒娇的笑:“吴厂长,您说的太恶心了。”

“是是是,我错了。”吴厂长低眉顺眼的像是被小媳妇欺负的老公公,一下子缓和了刚才的严肃气氛。

陈易脸上也露出了笑,道:“我知道你们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但还是要小心再小心,别出问题。”

“一定一定。”

“麻烦高行长协调武警部队吧,派一个中队就行了。”

高秋哈哈大笑道:“我可不敢要这么多人,武警中队是连的编制吧,那得100人了,咱的面子不够啊”

他的“啊”字拖的长长的,充满了可能性。

陈易撇撇嘴道:“看你。吴厂长去要,高行长帮忙在一下,到时候会批的。也就是让他们移防一个地方。”

他的口气很大,高秋等人却觉得理所当然。

自何复汉走了之后,陈家在江宁已是绝对的一家独大。除了孙茂鑫还挂着市高官的名义之外,政府、军队均已融归陈家的传统实力。只要老爷子不倒,这种局面就不会发生质的改变。高秋要不是积极的靠拢陈家,否则他又何必趟黄金债券这池浑水。

货币最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造币厂内的舞弊。例如多印和偷窃。伪币反而不用非常担心。制造假币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尤其是以假乱真的假币,做的越像成本越高。在英镑、法郎等纸币发行的早期,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很担心出现假币,因此制作的异常繁琐和精美,水印叠着水印,以至于以现代科技都无法伪造——现代货币收藏泰半得益于此。反而是二战结束后,各国的纸币越来越简单,水印更少而成本更低,防伪能力因此削弱而不像是人们想象中的提高。这当然不是因为人类的道德感增强,而是处于成本和主动防御的双重考虑。

成本是源于货币通货膨胀,100年前的货币购买能力是现在的数十乃至数百倍,因此原来为100英镑而设计的防伪措施放在100年后的100英镑上就显的昂贵。另一方面,所谓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别看现代显微镜能看清楚微生物的鞭毛,也能看清水印的全部构成,但要仿造,那非得要掉几十个专家的老命,用费几百个研究人员的大半生,对假币集团来讲也不划算。

具体到陈易来讲,债券上的水印之复杂尽管比不上当年的英镑,但也确实远远超过了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因为这是一种不贬值的有价证券,所以才会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