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节奏(2)(2 / 4)
要想做生意,不富才是怪事。
方重规规矩矩的向方振南汇报了他们所知道的情况,重点是他们对注资江南造船厂的准备。
罢了,陈易才笑呵呵的道:“咱不做违反纪律的事,但如果有别的公司注资,或者江南造船厂做出相应的要求,那我们要做那个……什么申购或者竞标的一方。”
“这没有问题。”方振南爽快的笑眯眯着。
陈易于是又笑:“要有优势。”
这次方振南只是点头,却不说话。
一直到他们离开副市长办公室,方重都在感慨。
他也是经常接触政府机关的人,别说是副市长了,就是市政府的一名科员,也不一定就露个好脸色给你。何曾有过如沐春风的对话。
这种感慨自然而然的延续到了工作中,他比先前更严格的要求属下,对一些以往并不关心的细节锱铢必较,熟人的联系和使用也更紧密了。
可以说,方重以前投资的那些人情债,这次要用掉个七七八八。但这也是他的又一次投资,相当于取现购买了“陈易股”。
工作仔细了,自然会发现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当天晚上,加班的亲信就来办公室报告:“乔山批了不少条子,主要是钢厂的款。都是没有到期的。”
“有多少?”方重立刻抢过了报告。船厂用的各种材料中,钢铁毫无疑问是最大宗的支出,且绝不会由他们自己生产。不过,钢厂也是大牌中的大牌,换句话说,那就是反应迟缓。民营小企业会追讨欠债,钢厂却不一定,如果乔山愿意拖的花,至少不会批很多。
他的手下却没有想那么多,只道:“江宁钢铁厂的多一点,大概2000万,其他不清楚了。”
“款项可能不好找,找企业,看有哪几家的款项提前支付了,我就在这里等。”
手下赶紧去联系人。
大约30分中后,方重就拿到了名单,统共三家企业的,倒也爽朗。
他也没有闲着,立刻电告陈易,道:“乔山明显是想突击花钱。这些国企估计就是随便打了两个电话什么的,乔山只要露出愿意给钱的样子,谁会闲钱烫手。”
“这样能花掉多少?”
“他今天签了3000多万的单子,那就是3000多万的现金,明天估计会更多。”
陈易马上醒悟,如果江宁船厂将未到期的款项都付给那些大型国企,小企业只怕会更恐慌,这等于是人为造成了挤兑。
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是经不起挤兑的,处于融资困难状态的江宁船厂更是如此。
“有这么一个内奸,他们债转股还真是好申请。算他们运气好,我也帮他们解决了不少障碍。”普通的债券可是不能转为股票的。债转股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