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69章 神庙使者(6200字)(3 / 7)

都是这样的心态。

现在的李昌宁,是急迫的希望能够得到陈易更进一步的认同,从而掌握更大权力的。而就目前来看,从头至尾都参与和指挥了战斗的他,的确是有此本钱的。

陈易则听着他的话,陷入了沉思。

按照圣奇奥王国的标准,一队50人的正骑士,从准备作战到投入作战,最多只可以有5分钟时间,其中熟练的团队甚至来得及擦拭武器装备。

如此想来,若是马拉城将那日的精锐骑兵派遣而来,于自己不在的时候,从江滩上进攻,短短两三公里的缓冲,显然用不了5分钟时间。到时候骑兵进入了水寨,暗堡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如此,即使将对方打退,水寨也将遭遇到非常大的打击……

陈易抬起头来,问:“你想在江滩上造城墙?”

冷兵器时代,城墙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明城墙造的最多,与蒙古人的关系不小。今天的八达岭长城旅游公司之类的机构要感谢少数民族朋友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厚爱,没有他们多年来的奉献和牺牲,就没有今天长城内外的黑导游和野百合。

李昌宁却不是想要做建筑,他怀念着12.7mm的铜蛋清脆的响声,小声道:“我觉得有两点要改善。”

“嗯?”

“第一是要仿照武馆的稽查队制度,建立我们自己的武力部队,以免异族雇佣兵和土著学会了武器反叛。同时,还要增派暗哨,对土著们进行军事化教育。”

以前不敢教育是怕反起来打不过,现在有的新补充的学员就不怕了。

陈易觉得不错,点头应诺。

李昌宁大受鼓励,又道:“第二点,我觉得可以铺设地雷,安装一些警戒装置,像是博物馆里用的那种。”

陈易还想地雷到哪里去弄呢,前面忽然传来“噗通”“噗通”的水声,几名浑身胡子毛一大把的土著赤裸裸的爬出江岸,手上握着什么,兴奋高叫。

“怎么回事?”

李昌宁有些尴尬的道:“他们在找弹头。”

“找弹头?”

“是。”李昌宁咳嗽了两声,道:“金属在西大陆的价格昂贵,重机枪的弹头又重,我们把陆地上的弹头都尽量回收了,但水里的就不行了。”

“你们回收了多少子弹?”

“大约10万颗不到。”

m2勃朗宁是大口径重机枪,要比二战后装备的通用机枪重的多。陈易购买的子弹属于北约弹,全是铜弹头,重量达到42克,曳光弹和穿甲燃烧弹略轻一些,也有40克。用中国人熟悉的度量衡,等于是一颗子弹一两重。

江滩上的战斗,19挺重机枪不停的扫射了20分钟,用掉了20万发子弹,相当于8000公斤,去掉了回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