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94页(1 / 2)

冬笋较之春笋更为鲜嫩,搭配鲜猪肉和百叶结,以高汤吊着炖上半天,这正是一道极其简单的家常菜——腌笃鲜。

作为家常菜可以随着炖煮在其中连续加上材料,一般一个家庭可以连续吃上足足一个星期。

属于江浙地区主妇们最好的偷懒菜。

做起来也非常简单,竹笋汆水减去涩口的草酸,放入微泡水发开的咸肉,撒酒煸炒片刻后再倒入高汤即可,在船上没有高汤,夏安然就直接用了鸡骨架熬汤。冬笋比春笋更好的一点就是冬笋更耐炖,所以可以直接放在锅里用小火炖着,一次加水便不需要再加,不用加盐,咸鲜味全靠咸肉。

夏安然没有放火腿——因为他要把他要把今年关于火腿的记忆全部留给金华火腿。

为此,他可以忍受没有火腿提香的腌笃鲜。

咕嘟咕嘟的声音持续了足足有三个时辰,期间不需要开盖,夏安然只需要听声音就大概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料。

等声音变得厚重之时,他放入了切成圆片状的萝卜。

立冬之后的华夏大地被来自西北的寒风扫境,除却少部分盆地、山坳地形,此时大部分地区都气温骤降,在没有普及暖棚的时代,蔬菜们没有厚厚的皮毛保暖,就只能自己分泌糖分抵挡寒意。

冬天的萝卜是甜的,虽然依然有些许辣味,但是在冬日,这是哪怕是小童都能接受这些许的辣味。

萝卜是人们在冬天少数可以摄取到维生素的地方了。炖烂最好吃,但是如何把握萝卜泥和酥软有形之间的火候,却是一道难题。

因为不适应这个灶台和点火的时间,夏安然这一次有些小失败。

萝卜虽然还成型,但是用筷箸一碰就散落开来,如此,于味道并无影响,但是就有些不美观。

当然,吃饭的三个大男人都不甚在意这些。

夏安然在船上发了绿豆芽和黄豆芽,绿豆芽鲜嫩,黄豆芽脆肥,二者分开汆水然后同韭菜一同煸炒装盆,再配上一道烧河鱼,外卖的杭州本地的酱鸭、三菜一汤,再备上酒饭,便十分让人满足了。

直至上锅前,腌笃鲜还在灶头上,使用的又是保温效果很好的砂锅,伴随着开盖后冲入鼻端的鲜香的,便是咕嘟咕嘟的声响了。

舱内燃着火炉,夏安然又是从灶间出来的,脸吹了冷风又入温暖的舱房,面上便有些发红。

见到青年这个模样,白大哥推了一下白锦羲,后者微微抬头,便见夏安然眨着圆眼睛,他正用手指捏着耳垂降温,边极为期待得看着他。

这眼神闪亮得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