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61页(1 / 2)

赵大说的话, 很快实现,后期大宋在军备上的开支成为了国家的巨大的负担。

但是撇去这些藏在表面这下的暗流不提,如今的开封正是一年好秋景。

天高气爽, 穿过开封府的河流及其形成的水榭、湖泊倒映着天光,正是水天一色之景,河流上时不时有不认识的水鸟掠过,两爪一伸便抓起一条肥硕的河鱼振翅而去。

走街串巷的小贩背着竹篓兜售,每隔几步便可见到赶着驴车的贩夫游走在商铺之间。

夏安然下榻的地方一开窗就能看到如此风景,当然,价格不是一两银子。

这个店家的确没有骗人,充其量是虚假宣传了。

一两银子所在的地方在底层,还是类似于青旅的多人间,被殷勤小厮引入的青年人四下扫视一番,屋子并不狭窄,看得出是为读书人准备的,保证了一人一独立书桌。

然而东京是一个不夜城,在北宋,汴京是没有宵禁的,也就是说即便是到了深夜,也能听到驴车走动的声音,还有晚归醉酒者的笑闹,楼上尚可,若是住在一楼实在太过喧闹。

床铺还是大通铺……其实宋代人还是挺讲卫生的,毕竟这是个全民爱洗澡的年代,而且汴京的水资源丰富,澡堂遍布,睡前泡泡脚也是个好习惯,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洗衣服呀。

是的,衣服作为一个消耗品,多洗了容易坏,所以大宋的很多百姓衣服尽量是不洗的,那么脏了臭了怎么办?多大点事,撒上香灰再晒一会太阳就好啦!

第一次见到这么处理衣服的夏安然整个人都有些呆滞,第二日见到那人神清气朗得走出更是震惊不已。

他后来好好得研究了一下这一种清洗方式,最后判定这是因为香灰的主要成分是碱性的,洒在衣服上的确是有去污的效果。

而且宋人们使用的这种香灰是使用了专门的草药,本身就带着点草木香味,如此才遮盖过去了点汗味,然后再晒一晒……就剩下香味了。

而且这样处理的衣服还能染上香灰的淡淡颜色,更耐脏。

这大概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吧。

夏安然心悦诚服之下,自此再也没有胆量和旁人住在一间,虽然当时住在他隔壁的读书人悄悄告诉他这法子只能春秋冬用,若是当真到了夏季,汗味还是遮不住的,但是关键在于气味吗?来源于后世粗懂生物的夏景熙表示——非也,气味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衣服上繁殖不断的微生物啊!

他仔细想了想自家那口子的家室,看着还挺富贵……想着他们家应当也不至于需要这么处理衣服的程度,那日靠近时候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