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2 / 2)
不大(小皇帝逃跑时候,他们带着的就是礼器,简单的说就是撑场面用的,坚硬度、实战型都不行)
其次——我自己就是一个小粉丝我爱给我爱豆洗白就洗白,笔在我手上你有本事不要看。
by:每一个粉丝的自我修养
就好像谁还没给自己爱豆写过几篇yy文似的,只不过这位一不当心就流芳千古了。
起码人家写的还是基本贴合事实呢,咱们的同人文……那真是啥职业都有,对比起来咱们脑洞可大多了。
而且无论如何,演义吸引了读者去了解那段历史。
正如文中所说,三国史其实群英荟萃,但是你轻易点不清里面究竟有多少人,如果读史书,你能看到的就是曹操刘备孙权,孙策、周瑜、吕布只会是历史书上轻轻扫过的一笔。更不用提典韦赵云什么的了。
武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躲在背后的文臣了。
如果历史课不考这一段,谁在乎哟。
而《演义》,是为你打开三国史的这一扇窗子。(当然罗贯中本身其实牵头也有人为他开窗,另外现在看到的演义似乎是毛宗岗改过编写的有些内容应当也和他本意有些不同啦?)
我觉得《演义》和我挺喜欢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样,你不能当他是历史书,他能让你感觉到这小说贼好看,它作为小说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让你想要去研究历史,那是超额完成啦
更何况演义本身塑定它地位的原因是,人家是第一部 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呀。
任何第一都是有其不可动摇地位哒。
——by,因为看了演义为了周瑜鸣不平去研究历史最后粉了曹操的作者君。(??????)
有关世界的概念……呃,你们看看就行,别抓字眼了,作者君……很努力得编了。
大概感觉就是——对于一个世界来说,中国的某一个区域只是很小一部分,一般你可以随意浪,不要太过分到创造某一个会改变文名大进程的东西就ok。
反正……无论你发明什么,在古代可悲的通讯技术和保存技术面前,都是一场战争能干掉的……一场不能,那就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