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页(1 / 2)
价格比之寻常木炭更为便宜,虽比之柴火要更昂贵些,但是考虑到耐烧、控温的优点,洛阳城的人民群众还是很支持的。
自打刘协迁都回了洛阳之后,洛阳民众嘴上虽然说着说着希望小皇帝不要来,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禁卫军一到位,他们就陆陆续续回到了故地,洛阳城虽然造过损坏,但是也就是王城损毁较为严重,外头的城区极其大概结构还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
尤其是洛阳人富庶,又是几百年的古都,住在皇城的人家底都不薄,否则也经不起董卓一轮又一轮割韭菜一样的搜刮了。大家的房子基本都是砖石结构,如今稍稍修葺一下就能继续住。
而且如今的人,很少是单个人,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为单位。
既然是家族,虽然洛阳的这一支被收了一茬叶子,但是根到底还在,只要给个水浇个肥立刻就能蹿天。
帝王迁都就是水。
而帝王祭天,就是肥。
水肥双管齐下,对于当今的信息建立了之后,又有介于左右地盘都是大忠臣曹操打下来了由汉室派人去治理的,曹孟德还是个打完了就走半点不停留的主,一看就和董贼不一样。
再加上大家现在都知道,兖州、豫州如今贼有钱,大家都想要分一杯羹呢。
如此种种,洛阳城迎来送往的,都是都是决定定居下来的人们和商铺。
洛阳城的交通优越性是昌邑所不能比的。
洛阳所在的司隶州与足足六个州接壤,又有黄河水运贯穿东西,作为东汉近两百年的帝都,基础设施也全备,街道纵横,还有夯实的路面与各个州链接。
一旦开始重建洛阳城,这些道路自然也被重新疏通,商道一开,商人们纷纷涌入洛阳城,乘着司隶和洛阳城内物价便宜的时候,或租或买,先占下房产为上。
也因此,等到了这一年下半年,洛阳已经大体稳定,常住人口也已经回流了四五成,人回来了,商路通了,如今洛阳城内为了吸引人流有大规模的福利发放,尤其是极低的赋税,到了冬天洛阳城内的居民日子都过的不错,手上也有些闲钱,等从南方来的兖州的商队拿出来了怀炉之后,整个洛阳城就陷入在了买买买的激情之中。
这怀炉造型就是一个小铁球,上头有盖,有些是平的,有些则有些花纹。
使用方法是在里面放入炭块,然后扣上封盖包上布料或是皮草,只要给它留着点缝隙别让火熄了,就能一直热乎着。
这东西可好极了。
尤其还是铁的,铁制品可贵了,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