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444页(2 / 2)

主公夸奖过办事认真的夏主簿转头就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

待到回到家中,于厅堂中他便见到一个文士打扮的青年人,眉眼俊朗看着颇为斯文。

二人互相见礼后落座,这个文士将一封信函递给了夏安然,夏安然打开一看,入目的便是庞德公潇洒恣意的字迹,随着看到的内容,他的眼睛一点点瞠大,最终变得圆溜溜的。

信上说,此人名上许下庶,字元直,颍川人,寒门出生,学成想要择一明主,庞德公同他平日里头颇为说得来,就给他推荐了曹操。

徐庶一听曹操的治国理念和他颇为接近,就生出了好奇心,于是问庞德公要了荐书,就跑来投奔啦!!

夏安然默默合上了卷轴,冲着正冲他微微笑,看上去特别和善老实的徐庶点了点头,他按耐下已经有些心软的腿,撑足了气场,与之寒暄片刻,又请他至自家宅中歇息。

等人被仆役领走后,夏安然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在原地小小得蹦跶了一下。

然后他就快步出去找曹操报喜啦~

徐庶的到来代表的不仅仅是他本人,而是曹操帐下名士的一个新的来源。

如今曹操帐下的文士大部分都是世家豪门出身,这到不是曹操故意择选,实在是因为若非是世家豪门,在这个年代都是读不起书的,而且因为曹操这儿的谋主为荀彧,他本人虽交友广泛,但是能够让荀门彧郎君结识的,本身也绝非是寻常人。

倒不是荀彧看重家世,而是你首先要能够打进荀彧的圈子,才能让他认识你呀。

他不了解你,又怎么会推荐你呢?

这也导致曹操这儿的人才储备单一性很强——几乎清一色的颍川高层出身。

曹操不想要平民谋士吗?当然想,他的出身以及为官后的第一件事就已经注定了他和勋贵之间的互斥性。

荀彧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曹营自己培养出的学子逐渐走上岗位之后,便很少再向曹操推荐人才了。

曹操一听夏安然带来了庞德公举荐的才子,立刻就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兴致勃勃得直接跑到夏安然家中去见徐庶,后者不过稍作梳洗,听闻夏安然刚刚离开片刻就又来寻他正有些困惑,一打开门就被曹操握住了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