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420页(2 / 2)

地父母官,下面的每一个村民都是他的责任,但是他同样也是兖州的官员,庇护兖州人民也是他的责任。

难道他可以为了保住自己治下的民众,就将无辜的兖州民众送入屠刀之下吗?

当时他的做法是,他拒绝了黄巾军的要求,并且他在黄巾军每杀一个人的时候,都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当时他站在城楼上说:是在下这辈子欠了你们,吾未能护住尔等,吾亦是放弃了尔等。

吾会牢记尔等的名字,欠你们的,由吾下辈子来还,还不清,就下下辈子还给你们。

那一日,黄巾军杀了足足七十六个村民,每一个赴死的村民都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也有咒骂他的无作为的,但也有表示不怪他的。

他背后的守军因气氛过于惨烈,纷纷扭过头去不忍再看,整座城的气氛都哀愤至极,而他却从头看到了尾。

并且将那些人临死前的样子烙刻在心中。

直至最后,连黄巾军的兵士都实在不忍再看这一幕,其将领见军心有被影响,最后只得放弃进城,剩下的百来名村民才被释放,这一支黄巾军亦是绕行此处。

这一战,他守住了,却再也没有勇气上城守兵,他没有勇气再面对一次这样的选择。

他选择申请了病退,后来在曹操入驻兖州之后,他又被人请了出来,如今便只做了个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这个官吏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衣袍。

他的袍子内部,被他的妻绣上了这些人的名字。

七十六个村民,一人不差。

这位官员,每天都将这些人的名字穿在了身上,就像是在等着这些人召唤他去赎罪的那一日的到来。

这些预备役个个表情不同,或有遗憾,或有不赞同,也有义愤填膺的。

但是更多的人是面色煞白,并且露出深思之色的。

见此,官员告诉他们“做一个横征暴敛、人人喊打的恶官,远比做一个吏治清明,尽心负责的官员容易的多。”

白发苍苍的文士面色平静。

“吾之一生,都难忘那夕色血景。”

“那一日倒下的人,亦是成了吾之魇。”

“有些事,这辈子尔等都无法确知当时所做之抉择是对是错。”

“就如那南边岷江上的湔堋(都江堰)修建之时耗费人力众多,为人指责,后却造福了一片巴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