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2 / 2)
夏安然带着十来个亲卫,配上武器连夜赶赴昌邑。
随着他一路东行,他能明显的看到庄稼受蝗虫的影响逐渐减轻。在古代,行夜路并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道路崎岖,天色昏暗,一不小心就容易马失前蹄,不过好就好在,豫州和兖州,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
且曹操为了治军方便,在两州之间,开辟了一条直达的道路。
虽然天光不亮,但是,秋月皎洁。这几日又是满月,勉强还能看得见地上的东西。
自颍川至昌邑,快马加鞭亦是需要十多日,这一路算是考验了曹营的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对沿途驿站的考验,夏安然用自己见证了手下们的办事能力。
对此,他表示,回家就给传令兵加工资,太不容易了。
他是早晨抵达昌邑城的,几乎就踩在城门刚开的时候就去了刺史府,荀彧听闻夏安然赶回来的消息便出门迎接,看到形容憔悴的夏安然时候,更是吃惊不已。
这一切持续到夏安然拿出了郭嘉的手书。
在曹操浑然不觉,甚至还没有找到小皇帝的时候,他最信任的几位军士,已经准备默默的给他搞了个事。
荀彧垂眸听完他的话,又细细看了遍郭嘉的手书,他面色不改,看似平静无波,只微颤的睫羽说明了他的心绪。
就见他微微偏头,乌发自肩头花落,落灰一般在他月白色的袍子上铺开,“景熙……所想为何?”
“我不赞成。”夏安然斩钉截铁,他的回答让荀彧稍稍吃惊,他挥挥手示意夏安然坐的近一些,就见青年眸下青黑一片,不知是因旅途疲累还是因焦虑,唇边还长了两个燎泡,看着极为可怜。
“为何?”
夏安然皱着眉头,努力整理一下思绪,最后他还是叹了一口气“我怕主公会变。”
他的答案让荀彧轻笑出声,他伸手想摸夏安然的脑袋,只是见他头发有些凌乱,手到了半空中一转,拍了拍他的肩膀,“景熙,人不可能不变。”
“我知你在担心什么。”就见这位曹操的谋主微微抬眸,他眸中映入一片蓝天白云,“你怕主公和董卓一样,也怕他和李榷郭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