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2 / 2)
干脆就这么几块铁矿。
如此,才可不打破此地的平静。
出于各种心绪纠缠的原因,这位县令在见到夏安然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但他的这种态度,反而让夏安然更加自然了一些,
盖因严格来说,夏安然并不是这位县令的上峰,因为他们一个属于兖州一个属于豫州,
但是夏安然带来了曹操的谕令。这边代表他不再是兖州主簿夏安然,而是豫州刺史曹操派来的下属。
这二者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见到这位县令,表情庄肃,眉头紧锁的模样,夏安然自然也猜到了他的想法,事实上,当得知当真挖出了铁矿石,还是地下近两百米的地方,夏安然内心也是十分沉重的。
就连现代的矿洞,也就这几年安全系数算是高了些,在他小的时候,几乎每隔几日就能看到报纸上煤矿出事的新闻,一直到后来10年左右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同上同下,这样的状况才好了许多。
……所谓的好了许多,是指没有大规模的死伤情况,但是小规模一直不曾停止过。
为什么以前会如此,因为采煤是暴利,很多煤老板有钱,他小时候就听说过挖煤工赚的就是卖命钱,活着时候赚得多,若是死了,只要家属不闹,一次性就能拿个四五十万。这个可是九十年代的物价。
而且若是科学开采,所需要耗费的成本远远高于死掉几个人所要付出的代价。若是“运气好”遇上几个工人家属消息滞后的,更能干脆躲过了这笔赔款,那时候可不流行签合同,也没有天眼佐证,若工地不承认,家人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
现代如此,更不用说古代。
只是他还是宽慰道,“贾县令,且放宽心,曹刺史并非是会做出竭泽而渔之事的人。”
这位县令自然不好说:他对此持深深的怀疑态度,他只是面上露出了轻松之色,并表达了对曹操的信任。
夏安然微笑点头,然后他又听诸葛亮将出矿的过程说了说,这块铁矿石是在打钻的第四日发现的,当时的深度大约有一百多步的样子,因为是在从下往上舀泥土的时候将他们所携带的磁石引发了偏转,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