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56页(2 / 2)

扶持项目,是类似于书报亭、早餐摊、彩票店一样的存在,虽然过了数十年后,这些存在都已经变质,更有不少要为城市的现代化让路,但是必须要提的是,这一批扶持项目的存在撑起第一批下岗职工到退休前的岁月,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起码让他们有了一份收益尚可的工作。

书报亭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哪来的报纸哟!

但是便捷早餐摊子还是可以借鉴。

首批试点的几个地方都在昌邑,这一批放出了二十多辆木推车,他们的车子被用柿漆染成了独一无二的红褐色,以这个颜色作为正版的标志,而且他们的车子上头都挂了编号,确保责任可以明确落实。

为了保证竞争力,每辆车出售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按照夏安然的规划,除了包子、馒头这类可以重叠的面向大众的早点,还有一些本就有一定烹饪基础或者是手脚灵活的军汉,学了些比较高深的菜肴,比如炒菜。

军汉们都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从曹营这里市得麦面、酱料等物,而他们的锅碗瓢盆等物均是用军功抵扣来的。

没错,夏安然鼓捣出了一个军功兑换制度。

这是倒是诸葛亮的建议的,同样还是一个道理,斗米为恩,升米则为仇,兵士残障后目前也唯有曹军是负责养老的,就算是正规军制,也是不负责这件事情的,只不过正规军会给一笔遣散费,但是自打东汉朝廷穷得叮当响之后,这笔补贴也没有了。

他没说出口的是,这样的兑换制度也能有效抑制兵士故意受伤,换取养老服务的情况,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在东汉末年,如果能有这样一份固定工作,已经足够让贫困交加的农夫,付出一条腿或者一只手的代价了。

再有,这样子的操作模式也可以鼓励曹营现职的军士们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努力积攒军功。

另一点,促进兵士之间的友好往来,简直好处多多。

道理很简单,按照一辆木车及其配备的装备,单靠一个人的军功是很难集齐的,事实上,这一次的二十辆车里面,大部分都是由二到三名兵士的军功所兑换出的。

话说他们真的干的出这玩意,参考猛火油,猛火油就是汽油煤油之类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