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12页(1 / 2)

作为一个父亲,曹操无疑是极其合格的,之前夏安然便觉得曹操看着他们这些谋士的时候就颇有慈父的意味,后来看他对待儿子的态度这种感觉就更深了。

在东郡时候,闲着没事,曹操就会换上常服带着几个儿子、兄弟大摇大摆得走在路上到各个臣子家中串门,曹纯当时爬墙的那次,就是撞上了曹操来他家串门。

后来知道他们两人房子里头还有个梯子,曹操有时候来曹纯家里的时候就会让小儿子去墙头下面吼上一嗓子,小短腿三头身的曹丕年纪虽小,但是中气十足,他在那边喊一声不一会儿夏安然就会蹬蹬蹬爬上墙头,然后翻身跳下来,一起来蹭个饭。

当然他蹭饭的时候通常也不会忘了带上几个小菜,主臣之间极为和乐融融。

所以后来曹昂曹丕兄弟对于曹纯和夏安然绑定的概念,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以至于他们一直就没看出端倪来,咳。

未来的事先不提,此时曹操正夸奖他的长子,尤其在看到他们三人回来之后靠着记忆力绘画出的一个比较简略的地图的时候,更是细细端详后,为这三个小儿拍案叫绝。

有了横向比例尺,夏安然还画了个纵向比例尺表示地形坡度,多亏亮少年的记忆力,让三人在回到昌邑之后还能靠着记录下的资料将地图复原出来,为此他们整整熬了一个通宵。

曹操看着儿子和心爱的谋士眼圈下的青黑,没有点破几个小孩的自尊心,反倒是赏了不少此次沿途“劫富济贫”“为民除害”所得到的好东西。

然后他就拿起了荀彧递来的一叠书册。

已经装订好了的,出自蔡邕的《劝学》他缓缓展开书页,里头的每个字,都是他忘年交的字迹。

之前的这本劝学是用的曹操的字迹,只是后来蔡邕让菜昭姬另外带来了一本字迹簇新的竹简,正是他在接到曹操讯息后重新誊写的一篇文。

蔡邕在书写这篇文之时,心绪不平,他所写下的字迹,竟是在其年长后少有的锋锐姿态,他本就是书法大家,此篇《劝学》可谓集他书法生涯毕生之大成,他习得练得的一干字体在此篇中汇于一体,每个字都如潜龙在渊,就等待那一道云雨便就能越出纸面的模样、

曹操寻思再三,还是命人重刻雕版,全数用了蔡邕的字迹。

如此文墨,若无人得见,实在可惜。

虽此举使得成本大增,但是雕版的学徒们却极为欢喜,他们甚至以恐自己掌握不了此字的神韵叫来了老师傅,老师傅亦是见猎心起,他们本就是金石雕刻的行家,如今做木板雕刻只稍稍适应了着手力度,便上了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