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1 / 2)
击败黄巾军后他收缴了大量的粮食和劳动力。
投降的黄巾军很快被收编打散入各营之中。
会种田,也愿意种田的人,曹操分给了他们荒地,提供种子和农具还有日常的饭食,只不过需要他们交九成所得作为税款。
这个税之余如今东汉本身的税赋高了不少,但是毕竟所有的原材料都是曹操给的,而且大家也说好,这份税交五年,五年后这块地就是归农人所有。以后的税赋就按国家标准。
可以说,只要给曹操打工五年,就能白得一块地。
而且领多少地,都可以申请,只要上官确定有这个条件种植就会放。
也就是,辛劳个五年,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小地主,还能在兖州落户!
被这个优厚条件招募过去的黄巾军并不少,到了现场一看,这些荒地也并不是特别的荒凉,之前夏安然便已经让人在上面粗略开垦,撒上了苜宿草种子。
这些苜宿草到今年开春就要一年,虽然本身长的不是很肥厚,这点从多多马不是很愿意吃那些草就能看出,但是种苜宿草的本身目的是为了肥田,还有就是利用苜宿草的深根性将底部的土地疏松开。
荒地和农田的区别就在于其板结的土壤,以及长期没有植物根部结团导致的土地水土流失问题,这样的土地前几年再怎么精耕细作,所能获得的收成都不会很多。
新来的农人伸手挖了几把种植着杂草的土,却发现土壤比他们想象中松得多,而且看看土地的颜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营养的苍白色。
见到他们的反应,几个暗中观察的小吏立刻知道他们是真的农人,事实上,他们负责带人来看地的同时,也是担负着监视和判断这些人到底是不是普通农民的工作“这个是苜宿草,种来肥田的,等开春尔等下田之时,可以将这些苜宿草市予吾等。“
农人们的双眼立刻发出了光,小吏补充道1钧干草可换1斤盐。
这价格不算很合算,是荀彧定下的,他当时就对着瞪大眼的夏安然提了一句“斗米恩,升米仇。”
夏安然点头表示受教,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太过天真,他决定好好向本地人学习,以后一定也要跟着一起心狠手黑,这个看似有些苛刻的价格便定了下来。
而事实上,黄巾军投降的农民们并没有觉得这个价格有半点不合适,相反还极为欢喜。
他们本来开垦荒地时候就需要翻地,如今等于翻地的作物晒干后还能白白换来盐,一点都不亏。
而比起黄巾军下的农人熟悉场地更快的是消息的传播,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