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68页(1 / 2)

这就是皇权时代的制约性,即便诸侯现在实际已经抛下中央自己玩了,但是也没人敢在中央明令之后依旧使用旧五铢作为货币,更不敢私铸钱币。

一旦私自铸币,妥妥的就是造反的帽子砸过来,周围的热心邻居们会马上化身正义使者替天子分忧,并且一边将你的地盘、手下、老婆们瓜分掉一边对你说哎呀你怎么会干出这种蠢事呢真是太让人遗憾了。

但是兑换货币的问题对东郡影响并不是很大,理由很简单,他们没钱。

在曹操将大本营交给荀彧,荀彧又交给夏安然之后,夏安然心知兵荒马乱的,粮食比钱重要多了,就将手上为数不多的现钱都换做了粮食、药材、布匹,他还让人跑到对面袁绍的地盘挥舞着钞票买买买。

尤其是药材,夏安然囤积了大量的药草和布匹。

那时候公孙瓒和袁绍虽然开战,但是河内作为其腹地,受到的影响也不算太大,何况河内太守王匡此人对内可谓残酷镇压不法行为,哄抬物价也算是一个不法行为了,所以夏安然遇到的全都是良心商人啊!

可能是曹操聪明,也可能是他心中亦有野心,反正在袁绍论功行赏之后,他把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都和袁绍的手下们换成了粮草。

等两边一回合才发现,得,穷得只有粮食了。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大,因为东汉末年发工资也是发粮食的,吃不掉的粮食再被官员拿出去专卖换钱,用钱去买需要的布匹等物,只要还能发工资,曹操内心也是不慌的。

现在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

但是东郡百姓们心中却极为慌乱,这意味着手中的钱币都烂在了手里,距离秋收还有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不能用钱买东西可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回归原始以物易物。

他们的交换刚刚开始,各县、亭就出现了官员挂起了一块乌漆墨黑的大板,上头用寥寥几笔极为传神得画了谷物、布匹、肉类等物,并且以“正字”表达了兑换的最大最小数据。

也就是说,每捧粟米可以兑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被框定了起来,每个民众在兑换的时候只能在此区间之内,卖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上下浮动,但是不可超过此区间。每隔几日这些数据都会有所更新,以亭为基础单位,层层传递下来。

就算私底下的兑换,也不能超过这个区间。

百姓间不识字者众多,面对这么复杂的事情,不是没有人抱怨的,但是每地亭长亲自站在板前给大家做讲解,又教着大家认识这基础的几个字,譬如粟、彘、布等字,看着看着就能学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