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2 / 2)
一下妻儿算不得大事,问题就在于,孙坚是袁术的手下,其部曲在他死后更是被袁术收编。
虽然不知道孙坚和袁术是出了什么矛盾,导致孙坚表达了如此明确的不信任态度,这本是他们主臣之间的事,但是如果曹操当真要收留孙家亲属,实则就意味着他是捅了袁术一刀。
曹操自己是没所谓,他本就是公认的袁绍党,但是这种直接大耳瓜子抽上去的事……
在曹操根基未稳的时候,引发了其帐下文臣武将的激烈讨论。
武将们普遍觉得没问题啊,给哥们照顾一下家里的老婆孩子能有什么问题,东郡还不至于养不起那么四五口人,而且袁术不是本来就是咱们敌人吗。
文臣们想的更多一些,曹操的确现在站在袁绍这边,但是人家兄弟两也不是血仇,又是自家兄弟,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两就又和好了,比如这次打董卓不就是,两兄弟齐心协力配合默契。
如果得罪了袁术,现在袁绍会帮扶着,但是等到时候两人和好了,主公夹在其中不是很尴尬。
更何况,现在问题是,袁术也没说不愿意照顾人家遗孀啊,咱们就这么凑上去,外人看了还以为咱们有什么非分之想呢。
这样一说武将们想想也有道理,若是袁术名言不愿意赡养手下家人了他们那叫仗义相助,是雪中送炭,现在直挺挺冲过去……不是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可疑了。
以上的讨论均发生在部分武将和文臣之间,曹操的几个心腹都没有真正发言。
见他们看似讨论出了一个结果,曹操看向了坐于下手的荀彧,“文若觉得如何。”
荀彧眼睑低垂,似是没听到他们的交流,面色平静。
听闻曹操的问题后,他回答也堪称点到为止“公曾言,文台与公乃志同道合之人。”见曹操点头,他又继续道“文台之陨,极为不值……想来文台自己亦是如此觉得,故而才托孤于主公。”
曹操面色动容,他长叹一声“操知晓文若的意思。”
文若见他明白,也就不继续说,反而说道了另一件事“至于得罪袁术……依彧之愚见,倒也未必,文台旗下勇将均在袁术帐下,吾等并未讨要,仅是收留故交之寡妻幼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