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1 / 2)
事先他便和成皋有牛的人家说好了这事, 本来大家是不同意的, 黄牛是一家人家最重要的财产,很多人家的牛还不是自己一家的,而是几户共用,只是在夏安然的几番说服下, 还有吕家人承诺,若是老牛伤了就等家里的牛生了崽送他们一头牛犊的承诺下, 牵着家里的老牛出来了, 当然,也只舍得牵老牛。
一头成年黄牛重约五百公斤,这几头牛一堵, 流速立时就缓下来了,但是还是不够,牛不愿下深水,他们所站的位置是黄河河滩部分,若要让水车转起来,还得到深水部分,这一部分就让人为难了。
要不,先撤回去,等再旱一些的时候,再建?
庞县令有些犹豫,只是再旱一些的时候水温就低了,再下水的话,人怕是要冻坏。
罢了罢了,水车什么时候都能建,还是人要紧,到时候还能再想想办法。
正当他要下令大家撤回的时候,就看到几个青壮年脱掉了上衣互相用绳子绑在了一起,一时找不到重石,他们便系着着家中的牲畜饲料的草甸当做锚下了水,草甸吸水后膨大,重量也不小。
然后是稍大一些的中年爷们,见小年轻人不够,也嘻嘻哈哈边嘲笑他们年轻人不顶事,跟着顶着婆娘担忧的目光下了水。
慢慢的,在下头的人站住了,他们在互相提醒中学会了用手臂互相勾连的姿势,以人驻出了一道人墙,用脊背挡住了黄河的水流,给工匠们争取了时间。
工匠们眼中含泪,全场一片安静,只有挪动水车的声音。
好在水车方才已经被立起,现在就是往外移动些许,黄河河道下头泥沙为多,大石头却是没有的,所以移动起来也比较容易,尽管如此,他们也动了近三个时辰。
这段时间内,河里头的人换了两拨,岸上的女人们一旦看到下头有人上来,赶紧将棉被搭在了人身上,又灌下去一大碗红糖姜水。
这时候没人去思考红糖有多昂贵,也没人去想上来的那人是不是和自己家里有嫌隙。
他们只知道大家都是成皋人,下水了的都是好汉子。
河里头的黄牛也挡不住了,但是他们给妇人们争取了缝制沙袋的时间,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拿出了些布料,有些干脆将被料皮子扯了下来,这个大,能包住更多的沙。
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平日里头再吝啬的妇人也拿了些布料出来。
正所谓众志可成城,在此万众一心下,水车终于被搭好。
河里头的人已经换了好几批,等岸上县令一声令下让大家上岸的时候,有几人都已经失了力道,还是几个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