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1 / 2)
曹操原来是不太喜欢太乖的小孩的,他从小就不属于听话的那类人,也没少捉弄那些乖孩子,只是夏安然三番两次搔中了他的痒处,他现在怎么看这小孩怎么顺眼。就恨不得让自己的长子也能多学着点,小小年纪就一幅持重的模样,以后得把自己的次子教的灵活些,长子要继承家族,稳重些没关系,小儿子还是活泼些好玩。
他笑着问了夏安然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然后夸了他几句,正当吕伯奢想让小外甥下去时,就忽然听到夏安然对着曹操说了一句“曹大人,您,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曹操此时心情颇佳,闻言笑着歪头问道“何为签名?”
蔡伦改制纸术后,材料虽然廉价了,但是因为原材料不定,导致制造出来的纸张质量也不太稳定,且纸张比起布帛、竹简更易被损坏,而读书人又不够多,所以纸张虽然已经被改良了制法将近一百余年,但是使用的人也算不得多。
此时虽然已经有了纸,但是尚未普及开,寻常书写以布帛为主,比较正式场合,则多为竹简。
这样的情况下,印章的存在比起签字更为正式。
毕竟文字可以仿,但是在人工刻章的东汉,要仿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印章却是很难的事。
夏安然告了个罪,蹬蹬蹬跑回了自己的屋子,然后顺着记忆里面自己放东西的地方寻到了一块料子较好的布帛,此时的染色条件不太好,颜色比较素,正适合写字。
等他跑回宴厅的时候,餐案已被扯下,曹操正在边研墨边同吕伯奢说话,他见夏安然跑的两颊赤红,眼睛又亮晶晶的,满是崇拜孺慕之情得将布帛双手奉上,一时有些骄傲也有些不知所措。
咳,这般说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曹某还真的很少有被人如此表达过尊敬崇拜之情的时候。
曹嵩过继给宦官为子,他为宦官之孙,虽然祖父也好,父亲也好,都是高官厚禄之人,但是士大夫们看不上他,曹操的小伙伴们也有不少看不起他的家世,只不过曹操小的时候会来事,不知不觉就成了小群体中的领头人物。
等后来入了官场,虽有亲父银钱铺路,也没少被人鄙夷。后来破黄巾后以其站力得了些尊敬,但也有限,虽心怀大志,却屡屡遭挫。内心不是没有小失落的。
他对着夏安然极其和蔼得问道,想要他写什么。
这是还给他点诗的机会啊!
夏安然原来只是想要一个签名,没想到可以提诗,他想了想,说了个看似无关的话题:“《论语》有云,三思而后行,小子每每读到此,常不能解。盖因我读史书,常发现多思者,反会错过良机,正是机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