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1 / 2)
虽然这样的确很鲜美。
因为常规的底汤做法,是取了汤汁,但是并不会让虾干留在汤中的。
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对呀,底汤要熬,取虾干中的鲜味,最后丢弃没了味的虾干,但是夏景熙只是冲了一下热水,就只是冲了水,这汤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浓的虾鲜味?
秘诀是,夏安然取了另一部分虾干,碾碎了混在其中作为味精使用。
紫菜和虾干都是烤过,且伴随盐粒炒了的,能放更久,葱粒用的也是煮熟后晒干葱白部分,香味浓郁,本身又都是熟的,热水一冲就能食用。
若干袋放在小木盒子里头,再放一袋生石灰进底层,吸去了潮气,就能保存很久。
薛蟠猛地一拍桌子,明白了夏安然的意思。
他可以问闽地商家买来这些原材料,然后做成这样的汤包放在店里出售,当然也能卖些原材料,但是就冲着这份便捷,旅人和考生,或是单身汉子们就很乐意买回去加一个汤。
只是这也极容易仿制吧?这可不比十三香、五香粉这类调味料众多,他刚刚粗略看了下,就大概猜到了里头有些个什么,夏安然摆摆手表示这东西配料的确简单,但是本身就是意在告诉民众可以这么吃,并不以主营为目的,主要还是通过这个推销紫菜、虾干等物。
老百姓们多半都会有一种心态,买了一样东西回来,通过他们的机制研究出了这东西的配料,然后自己去买了配料回来做,并且为此能高兴很久,因为他们会觉得节约了不少。
但若是他们只能在你这儿买到原材料,买配好的紫菜汤和买各种材料又有什么区别呢?
零售的紫菜汤小小一包利润才多少,卖一扎子紫菜虾干回去利润又是多少?
哪种薛蟠都不亏。
就算有人要大肆仿造,薛蟠都和闽地的商人有了关系,商人们要借薛蟠的铺子打响名气,自然也不会大肆售卖给眼看着就要抢他生意的人,私底下的小动作避免不了,但是那些市场也基本不在薛家商圈的辐射范围内。
同行是冤家,普通的商户也不会想要撞上薛家这艘大船。
但是对夏安然来说,这次的牵线,不过也是因为他想要推广海产品在中原、北地的影响面而已。
紫菜是最廉价的补碘食材,尤其在商路通了以后,即便一个月只能喝上一次两次,也总比不喝好。
之前的苔条花生推广效果就很好,估计紫菜汤的推广也不会很难。
他站起身拍拍苦苦思索状的薛蟠的肩膀,“薛兄在此处停留几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