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05页(2 / 2)

的山货减少,山匪就有可能下山劫掠,秦县令为县令三年,也仅仅遇到过四次山匪下山。

说是山匪,实则就是山民。

山民是历史遗留问题,多为战乱时候为了躲避兵役或者被波及逃到山中的良民,山民放弃了自己的户籍和责任,成为了乱民。

古代对于户籍问题十分讲究,像山民这种放弃了户籍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结局都是被贬为下等民,为奴或者为役,且一旦被抓住可以当做乱民就地格杀。

这些山民居住在深山,得非常小心得隐藏着自己的身份,人类永远是办不到自给自足的,即便他们可以自己种田,自己打猎,裁衣,但是单单就盐这一点就注定他们必须对外接触。

他们对外接触的窗口多半为山中猎户,猎户用盐换取猎物或者山货,但这种行为极为危险,山民外逃时候多半以家族为单位,在山中繁衍自然会成为一个族群,如果猎户在无意间知道了他们的所在地,那么山民为了自我保护很可能会杀人灭口,或者也可能就把人撸到山寨留下当……咳,压寨相公。

毕竟大家都知道,生崽崽这个事情,总是需要新鲜血液注入的。

虽然曾经也的确可能是永春县的良民,但是这些山民都是几代生活在山林之中,野性难驯,也很难受到教育,行事怪戾随性,历代县令均无意将其收纳回永春县县民。

——虽然增加人口是好事,但是引狼入室就糟糕了。

久而久之,一旦到了难熬的冬天,缺少资源的山民就有可能聚众下山,抢粮食、布料、炭火,还有盐。

因为他们来也悄悄,动静不大,又经常是深夜行动,实在防不胜防。

这一点又要说到古代城镇布置了。

永春县地形为长条形状,县衙所在地位永春县中心地区,有围墙保护,因地形缘故,仅开东、南两道门。

每日东南二门日出开,日落闭,较为富庶的人家居住在城镇之中,受围墙和官兵保护。

但是此外,永春县还设五乡,十七里,各有乡长里正负责,再其下还有村等单位。

所谓乡里乡亲中的乡里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