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80页(1 / 2)

老太君不知道是不是领悟到他的意思,还是觉得现在为时过早,这话题就这个顺利被圆过去了。

等回了林宅,夏安然赶紧写了封信托林管家赶紧寄回家,林管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托人专人去送信,夏母在三周后接到了儿子的家信,里头夏安然用少见的严肃口吻告诉她如果有人来求亲一定要拒绝拒绝拒绝!

夏母不明所以之余,还是很高心能接到儿子家信的,一并寄来的还有儿子考中二甲进士的名录,她一边将名录供在了亡夫的排位前,一边给儿子写了回信表示知悉。

这也导致,后来贾敏以师母身份来关心夏安然亲事时候,夏母一无所觉得拒了,贾敏那时候也有了别的顾虑,这差点和任务目标结亲的尴尬事才终于没有发生。

这一头,夏安然朝考已经结束,朝考为择选庶吉士而设立,这庶吉士将在朝中留三年,期间于翰林院修习,三年后再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异者可留翰林,剩下的则分往六部、御史、亦或者地方官。

朝考出题人为官员,此次题目均考朝题。诏,论、奏议各一篇

本来,这朝考是为了弥补春秋闱考八股带来的弊病,以时论为主,只不过现下春秋闱改考策论了,朝考也没来得及改考制。

夏安然细细阅卷,这次的题目主要以农桑、外敌、治灾三个方向为主,都不是特别生僻的考题,指向性颇为明显。

农桑一题,夏安然颇为擅长。

外敌,他倒是没什么经验,只能写一些浮夸的远交近攻,化整为零之类毫无建树的话。

至于治灾,本朝的天灾多以大旱,大雨,地震,大雪,瘟疫为主,另外还有决堤。

前几个都已经有了成熟的一套治理方法,唯有最后一个,黄河决堤一事,年年有,年年治,却也年年治不好。

红楼的世界观取明清间,黄河这事自然不可避免,夏安然在这生活了八年,几乎年年都可听到北边黄河决堤的事。

相反现代时常决堤的长江,倒是普遍比较太平。

这一来是因为现代时候气候影响,降雨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且新中国发展时候填湖行为导致的长江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中国的政策一改前朝只治下游,在黄河中上游大力整治,固水土,建堤坝拦沙,治标也治本,加上现代建材抗压能力大增,花了五十多年才让黄河这条狂暴了几千年的巨龙能够安稳的停在黄淮平原。

……咦?

等等。

他想了想,还是落了笔。

提出了拦沙法和冲沙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