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2 / 2)
皇子在这边。
他不由疑惑,难道大皇子惹了皇上厌烦?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为了不违背皇上的意愿,他也要相应疏远大皇子才好。
谁知大皇子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倒是让他消除了疑虑。
蒙古郡王暗道,大皇子虽然不是太子,却是最年长的。更何况他是蒙古郡王而大皇子是直郡王,身份也得当。
蒙古郡王没觉得大皇子这个说辞有什么不妥当,也真当他是代表了康熙帝留下,便朝他举杯:“多谢郡王。”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对饮。
只是大皇子在和对方闲谈的时候,眼睛还是不时望着门口的位置,暗暗思量着怎么面对接下来的状况。
另一边。
康熙帝带了两个儿子匆匆赶往十七阿哥和十八阿哥的院子那边,路上不断询问;“那些人都绑了去?”
“是。”梁九功轻声说:“都已经绑好了。”
几人急急忙忙来到了院子中央。
院子周围点了灯,院中情形能够基本上看清。跪着被五花大绑的那些奴才,都是从京城过来的,一共是三个厨子一个宫女一个太监,五个人。
原来,今日厨子们不知道哪里弄了几只河豚,做东西的不小心把河豚的毒素带到了银耳汤里,害得两个阿哥差点丢了性命。
那个送银耳汤的宫女,是偷吃了几口银耳羹而被牵连死亡的。
五个人双手绑在身后,跪趴在地上,嘴里塞着不知道哪儿来的破抹布,一个个神色惊恐,呜呜呜地想要喊叫,却说不出来话。
康熙帝望着地上跪着的几个奴才,眸光冷淡:“就是这几个人害得阿哥们丢了半条命的?”
“正是如此。”梁九功道:“几个厨子互相推诿,都说那河豚不知道哪儿来的,也不知道怎么出现在小厨房的,只因为河豚味美,按捺不住弄来吃的。他们谁也不肯承认曾经弄了河豚到小厨房,谁都不肯承认自己操作失误让银耳汤沾了毒。为了保险起见,奴才把当时在厨房的三个厨子都绑来了。”
那小厨房就是蒙古郡王特意给京城的客人们腾出来的,里头做事儿的人全是宫里带来的,没有蒙古人。
康熙帝轻轻颔首:“既然如此,全都杖毙了吧。”想想又道:“主意嘴里的东西塞牢一些。”免得叫太大声再冲撞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