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2 / 2)
可能只为了一个小小的年羹尧的事情就让他们再离开。
康熙帝问起另外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先生们觉得,那秦道然为人如何?”
秦道然乃是江南士子,人至中年,脾性温和行事端方,是个不可多得的儒雅之士。难得的是他饱读诗书,才学甚高。
他的这种这种“才高”,就比年轻气盛的年羹尧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几位大臣对秦道然的才华都予以肯定。
康熙帝问张大学士:“张英你说说看。这个秦道然,他做些什么比较好。”
张英应了一声后,想起来之前四阿哥和四福晋去张家做客的时候,闲聊时谈起来的一些话。
当时弘晖跟着张廷玉在里间屋里念书,四福晋就和他们老两口谈一些生活上的趣事。
四福晋随口提过一句:“皇阿玛觉得九弟好学又难觅良师,正想着给九弟寻觅个好的先生呢。”
那时候张夫人好奇询问:“宫里的先生不是挺多的吗?怎么还要寻?”
“九弟已经出宫立府,单独在京里的九阿哥府邸住着了,自然不能日日回到宫里跟着先生念书。”四福晋道:“九弟一向喜欢汉文化,皇阿玛想给他找一个汉学甚好的先生,只是如今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选。”
四福晋和张夫人的谈话,不过是闲聊时候随意提了的几句话而已。
可张英记性甚好,就这样记住了,如今也就这样给响了起来。
听到了康熙帝的问话,张英躬身行礼:“老臣以为,以秦先生的学识,完全可以胜任皇子们的教导一职。”
他这话一出来,屋里几位翰林院官员尽皆哗然。
谁也没想到,张大学士一说就是让秦道然做“先生”。
康熙帝倒是觉得这几句话贴心得很。
秦道然的脾性和做派,不适合做官。同样是学识渊博,高士奇就是个做官的料儿,而秦道然就不太可以。
康熙帝觉得张大学士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不由又问:“那依着张大学士的看法,他适合去给哪个皇子做教导先生?”
张英沉吟一番后,迟疑着说:“老臣听闻十八阿哥如今已经能跑能跳了,许是需要个教导先生。倘若秦道然合适的话,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