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2 / 2)
挺不错,相貌也还算过得去,但放荡风流,又喜好去花街柳巷,私生活实在混乱。
究竟哪一点能吸引住四福晋,居然惹得她频频关注?!
此人是个祸害。
他得盯紧一些才行。
第122章
胤禛既然对年羹尧的事情上了心, 自然会对此略做探究。
恰好当时都察院去了趟花街柳巷“抓人”的时候,他没事就跟着走了一趟,当时去那些勾栏院的官员们, 他也算认识。
第二天,胤禛找了都察院官吏,装作无意地问了几句。特别问了一声那个叫做年羹尧的。
都察院人笑着打趣:“四贝勒怎的认识那个猖狂子弟的?不过是个从七品的庶吉士而已,整天夸夸其谈, 搞得自己比一品大员都还嚣张。倘若他循规蹈矩就也罢了,争一点口舌之利而已,没人和他计较。可他偏去那种地方, 找那种女人寻欢作乐……里外都不算好东西,这种人也真是令人生厌。”
年羹尧即便文章不错,也只是个翰林院的小小从七品而已, 刚刚做官。
如今都察院的五品官员自然嘲他不用丝毫的顾忌。
这都察院人又问四阿哥:“四爷今儿怎么想起来问一问这个人了?这种小官员,犯了错儿罚些银子,再教训一下便是, 不劳您费心。”
他们以为四阿哥过问此事,是因为昨儿四阿哥跟着去了一起抓人, 面子上过不去方才稍微过问一下。
胤禛便随意说了个托词:“我妹妹的公公连同夫家的几位伯哥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昨儿见有翰林院的官员, 我就多留意了下。”
他此时说的就是张英和张廷瓒张廷玉他们几个了。
都察院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四阿哥对此上心, 原来还有七驸马那边这一茬。
大家说开了,就也没什么多遮掩的。
都察院人就把年羹尧当时被“抓”的时候,怎么和那窑姐儿勾肩搭背不堪入目的情形, 尽数讲给了四阿哥听。
胤禛初时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到后来反而眉心慢慢舒展开了。
就年羹尧这种货色,想必四福晋也看不上。
或许她只是觉得那人才华甚好, 对才子颇为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