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2 / 2)
p>
所以肯会说这部电影有点敏感。因为美国是个神奇的国度,它从来都是宣传自由,但是在某些方面也相当保守。比如说性向问题,就算是现在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可将矛头直指社会态度,这依旧很少见。
“是的,这是个好故事。”这才是潼恩打电话的目的,她犹豫了半晌,继续说了下去,“只是我有些疑问,不知道可不可以问?”
“当然。”
“为什么是我?我是说……请原谅我冒昧,为什么让我来演露丝而不是瓦莱丽?”
瓦莱丽是《盐沼》的女主角,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她的一生。从她发现自己的性向、到向父亲坦白、到走向社会。同样身为女演员,瓦莱丽性格温柔大方,有着一双灵动温婉的眼睛。如同《风雨哈佛路》里的丽兹,普通,但是坚韧不拔——几乎是潼恩的拿手好戏,她演过很多这样的角色,她擅长的也是这样的角色。
只是查罗登科女士希望她演的并不是瓦莱丽,而是露丝。一个在《v字仇杀队》中没有一句台词的角色,可是她的出场却让对同性题材并不怎么敏感的潼恩记忆犹新。
电影中瓦莱丽站在镜头之前,端着洗衣盆转过身,那个女人撩开飞扬的布料走了过来,她穿着男士一样的衬衣和西裤,甚至还带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她站在阳光之下,既俊朗的像个男人,又带着女人特有的优雅。
女导演并没有直接回答潼恩的问题,她在电话的另一端笑了起来:“凯斯勒小姐,你觉得不满意吗?”
“不,当然不!我只是很惊讶,我以为自己更适合瓦莱丽这个角色。但是我想您让我来演露丝,肯定有你的原因,所以我想问问。”
听到她认真的语气,查罗登科女士稍稍收敛了语气里玩笑的意味:“我把你的《猫女》看过好几遍。你的赛琳娜·凯尔很有魅力,那是完全不同于米歇尔·菲佛版猫女的魅力。不仅仅是性感,还有一种决绝与爆发力。”
而且,尽管这个年代的美国对同性恋的问题已经非常宽容,可连潼恩自己也得小心。尤其是“黎明”这个形象成功之后。如果没有这个语音助手,就算是拍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这也是潼恩的职业需求,可是现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