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49页(1 / 2)

“结果?”

“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拍了,我当时觉得已经吵这么久了,这么拍也不会怎么样。”潼恩的表情纠结到极点,看得彼得都禁不住替她胃疼,“可是昨天我看了那段,与前面衔接地的太粗暴了!”

说着,她头疼地揉了揉额角:“现在这段根本没法用。”

拍摄的时候潼恩完全就没考虑到前后场景连接的问题。像《幸运》这样成本小、也不会在多少院线上映的电影,美国一年不知道要产多少个。这些电影,都是由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拍摄出来的。《幸运》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年轻,个个朝气蓬勃又充满热情,和这么一群人一起共事,潼恩的想法一呼百应,出现问题时解决的也快。

当然年轻的副作用就是天真。当时这个场景,潼恩和摄影师分歧大到几乎拍不下去的地步。杰米宁可顶着辞职不干的想法也要与导演持相反的意见,潼恩足足和他讨论了三次,最终还是让了步。

事实证明,潼恩是对的,她根本不该让步。原本就紧张感十足的剧情,用这么近的镜头,的确有用力过猛的感觉。

每个导演都是控制狂,潼恩当然也不例外。这么重要的剧情上出现了瑕疵,她觉得自己都快疯了。

这听起来是挺严重的,光是看潼恩的表情,彼得就很揪心:“那怎么办,补拍吗?”

“来不及啦。”她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我和剪辑师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这一段分成几个闪回插|进电影里,这样不会显得太突兀了。”

特写镜头什么的,最讨厌了!潼恩和剪辑师足足盯了那几个特写整整一个晚上,她到现在一闭眼脑子里还全是阿德里安和安妮的大头照,这种感觉真是糟糕透顶。

“而且我还有论文没有完成,天啊我从没这么恨过莎士比亚。”这要不是在公共场合,潼恩早就直接趴在桌子上不起来了,“你叫我来干什么?”

总算是进入正题了。看到潼恩收敛好自己的情绪,好奇地抬起头来,彼得先是因为她那两个黑眼圈笑出声,而后又板起了脸:“你说干什么,伦敦那件事。”

该来的总会来的,谁叫自己当初说漏嘴呢。当然,潼恩也没有直接跟着彼得的话走,而是露出无辜的表情:“什么?”

潼恩的表情那叫一个生动真实,连彼得本人都有那么一瞬间动摇,不过他还是很快坚定下来:“你明明知道我是来问你在伦敦……最后一句话是怎么回事。”

她眨了眨眼,还是那副表情:“哪句话?我在伦敦没见到你啊彼得。”

彼得也不着急,他依旧是一副“装,你就接着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