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2 / 2)
击,这是在向整个美国挑衅。
曾经的斯塔克工业是无情无义的军火厂,从二战起便大发二战财。然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斯塔克工业经过托尼·斯塔克的改造后,已经转向了新型能源的研究与生产。
现在的斯塔克工业,不但不是战争贩子的宠儿,还是维护和平与自由的先驱。而对电影《斯塔克》的袭击,便是对斯塔克工业的袭击,这是在与美国的精神对抗。
美国队长为和平、为了祖国毅然赴死。剧组能做的,只能是送给他那张照片。
面对着恐怖袭击,剧组能做的,就是像潼恩·凯斯勒那样,不依靠任何人,坚强的站起来。而恩的态度就代表剧组的态度,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都能够在危机时刻无所畏惧,那么,任何一个美国公民也不应该。
接下来的报道,记者巧妙地把报道的侧重点放到了迅速有序的救援上面。率领神盾局如同从天而降的美国队长,及时赶到的警察和效率超群的救护人员,再加上渲染得当的气氛,硬生生的将一场灾难,描述成了美利坚式的反恐怖袭击的宣传。
导演还说,人权和自由是美利坚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不仅仅是恐怖袭击。对于前阵子送给美国队长礼物泄露的事情,他也做出了回应,泄露照片的竟然是剧组的老场工,仅仅为了利益而侵犯他人的隐私,导演会和队长沟通,有必要,他会支持队长进行起诉。
最后,他声明,不仅电影上映依旧按照计划进行,《斯塔克》在法国巴黎的首映式也不会取消。只有勇敢的站出来,才是对恐怖分子最大的打击。
看这个笔力和角度,今年的普利策奖是没跑了。
潼恩放下报纸,对自己的哥哥佩服得五体投地:“肯,你有没有考虑过转行去当媒体人啊?”
“怎么说我也是个经纪人。”肯一点也不高兴,这还是他与导演讨论了很久后的结果,危机公关什么的,他宁可这辈子也不出现在潼恩身上,“对了,导演已经同意了,过几天把你受轻伤的消息放出去,巴黎的首映式你就不用去了。”
回到家的时候,肾上腺素退去,潼恩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后怕。还好有艾德买饭倒水,潼恩才会这么快的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