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心都碎了(1 / 7)
!
在点菜的时候,林航表示只要周伊南来选她喜欢的就好。但是周伊南却又坚持要两人一起讨论今天晚上吃什么。就这样,两人光讨论菜单的时间都能闹出很多笑话。
林航:“梅干菜……肉,寿司?”
周伊南:“就是把梅干菜烧肉放在饭球上。不合算不合算,一盘才能有几块肉,他们卖58!”
林航:“可是这里的冷切鲍鱼很便宜,只要48一碟。”
周伊南:“48一盘怎么可能给我们吃真的鲍鱼切片!这个是素鲍!”
林航:“素鲍?”
周伊南:“就是用百灵菇做出鲍鱼的味道,沾着酱油芥末吃还挺带劲的!”
林航:“这不科学……”
听到出国已经十二年的林航感慨起近几年来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愈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周伊南觉得自己总算能找到一点领先对方太多太多的优势了。这就从当年的四川火锅一举攻占上海,诸多火锅街的初成规模,说到香辣蟹的一统江湖,再说到韩国料理在与日式料理的沪城攻坚战中是怎样一败涂地的。
当然,论上海房价的光速上涨与传统小吃的没落之必然关系在周伊南的口中也成了论文式的高端洋气型今日说法。
周伊南:“所以现在你都没法在街上看到油凳子和臭豆腐的摊子了。就连你早上想吃点豆浆油条粢饭饼再来一碗豆腐花什么的都难了。其实我还挺怀念我们初中时候学校门口的那家葱油饼摊子的。”
林航:“把面粉团在平底油锅里煎成饼再用火炉烘出来的那家?”
周伊南:“当然是那家!光饼子五毛,加葱花鸡蛋是一块钱,如果还要再加紫菜虾皮就要一块五!可惜我那时候零花钱少,从我家到学校最贵的空调车要两块,便宜但是要走好长一段路的普通车要一块。所以我妈那时候总是给我一天四块的零花钱,让我自己看着办。但是我早上总是起不来,所以大部分时候都吃不起家紫菜虾皮的那种。等上大学以后怀念了再回去找,就已经找不到那家摊子了!”
听到周伊南居然这么的唏嘘感慨,林航居然也一脸严肃认真的急道:“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当周伊南惊奇讶异的看向林航时,这个在初中时和她做了三年同班同学却几乎没怎么说过话的男青年才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道:“我那时候一天能有十块的零花钱。一直花不完,就存起来……”
周伊南:“那……后、后来呢……”
林航:“全贬值给贬没了……”
周伊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