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7页(2 / 2)

没有阿娘!”

姜竹见她被逗得眼泪也流了出来,安抚道:“缥儿不怕,阿娘这是逗你玩的,要是真有妹妹,一定会平安出生的。”

“真的吗?”李缥泪眼婆娑地问道:“阿娘不会又在逗缥儿吧?”

“当然是真的了。”姜竹噗嗤一笑,见她已经有些困了,哄道:“阿娘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

“好……”

“那是阿娘怀上缥儿的时候,因着山路不便,阿娘不能下山待产,又嘴馋想吃好吃的,因此你阿爷一日要跑好几趟,就是为了给阿娘买合口的零嘴儿,他原本瘦瘦弱弱的,却也因为这个,连阿娘都能抱起来了呢……”姜竹说着说着,看到李缥慢慢合上眼睡了过去,这才停下来,小心翼翼地将她抱到了卧房中。

天保七载时李缥出生,如今也已经七岁了,那时李必父母已经去世,因此她一直跟着李必与姜竹夫妻二人在衡山居住,心思单纯,姜竹虽然欣慰,却又担心她的未来,恐怕会因为太过单纯而受到伤害。

好在她与李必还在壮年,尚可庇佑李缥,也不必太过担忧,真正令人忧心的是外面的时局。

他们夫妻二人在衡山隐居多年,与元阳宫的张太虚素有往来,因此时时能听得俗世的事情,外面的时局越来越差。

圣人年事已高,宠爱如今已是贵妃的严太真,行事越发昏聩,林九郎死后,严钊不久便上位,他无甚才能,比之林九郎却更加猖狂,乃至整个严家都越发的无法无天。

太子被逼迫不说,更加凄惨的是被压榨的无辜百姓,李必听说后也时常叹息,显然是有意重回长安。

姜竹虽然与他心意相通,可如今山中的生活太过美好,两人膝下还有女儿,虽说自私,可她并不想让他们一家重新陷入危险境地,因此迟迟不提前往长安一事。

衡山冬季寒冷,加上李必的草庐在山中,姜竹难免畏冷,闲时就裹着毯子坐在火炉边打盹,连梳妆也省去了,除了帮衬李必下厨,姜竹哄过女儿后便将李必的案几搬至炉边,自己拿着笔墨誊抄古籍。

火炉烤得人暖洋洋的,姜竹越发懒散,趴在案几边便睡着了。

李必回来便看到她在那里趴着,柔顺的长发铺在肩处,因着旁边有烛火而翻着光彩,她只着白色纱裙,毯子却已经从身上滑了下来,她身体微微起伏,呼吸平稳,显然是睡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