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醉琼枝 第161节(2 / 5)

,这也是他宣召楚琳琅入宫,却对司徒晟一直避而不见的缘由。 楚琳琅何尝不知陛下的纠结? 现在皇帝有些悔意,只是有些骑虎难下,不知该如何下这个台阶罢了。 想到这,琳琅郑重磕头,对陛下言道:“陛下仁心,对臣子厚爱,免了司徒大人的死罪,我与大人都感恩涕零。若是陛下不愿再见司徒大人,便打发他去穷乡务农好了。司徒大人应该很会种田,每年多打粮食,充盈些田税,也算是尽了自己的心力。” 听了这话,老皇帝竟然笑了一下:“你想让他种田?他可知?” 楚琳琅低头诚恳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若肯赏赐,他自当欣然接受。更何况种田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田地里的秧苗一点点长大,可比操心国事要悠闲多了。司徒大人常常跟我提起他与寡母李氏一起种田养家的日子,他从政为官,就是想让更多的百姓有太平安稳的日子,有田可种,有个能像秧苗般,不断冒尖尖的盼头。若是为官碌碌无为,倒真不如回家种地去。” 其实这样的话,皇帝也从司徒晟的嘴里听过。那时他在朝中名声狼藉,被削了织田的官员像疯狗一般弹劾他。 那时他也曾问过司徒晟是否后悔捅了这甩不掉的马蜂窝。 可是那青年却坦荡着眼眸,很是淡然道:“只要臣与陛下是同等心愿,那些弹劾何惧之有?” 想到这,陛下微微叹了口气。 这个青年,气质为人,与他的祖父太像了。 那种昂扬坦荡的气质,叫人不能不生出欢喜。 想到这,陛下转头在看向楚琳琅。 像司徒晟这等人才,却选了个下堂女子为妻,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不过这个楚娘子,除了出身低微,有过婚史的短处以外,却再挑不出什么不足了。 皇帝听复命的太监说了,这个新梅宜人,一个绣花鞋便阻了司徒晟饮毒酒的事迹。 危机关头,不肯独去,的确是个可以携手终身的女人。 司徒晟有成家的心思也好,有了牵绊,才会有所顾忌。 想到这,他倒是打消了让楚琳琅去和亲的念头,只是挥手让楚琳琅退下,又宣了三皇子入殿。 楚琳琅不好在宫门前等三皇子,就先回了三皇子府等消息。 陶雅姝也回来了。她这番去陶家,其实也是三皇子的授意。 毕竟司徒晟当初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此番突然落狱,必定有人落井下石。 而只要稳住了陶家,让陶公出面,就可以压制一下群臣的弹劾,不在朝堂上掀起浪潮。 当然,这也是刘翼这个新任太子给陶家一个表态的机会。 陶家人究竟愿不愿意与废太子切割关系,就全看陶家这次的表现了。 陶公为人老道,自然明白太子的用意。既然新太子有心保下司徒晟,他自然要识趣,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落井下石。 只是儿子陶海盛却当初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