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醉琼枝 第53节(3 / 4)

时局形式:太子那边既然肯敲打六弟, 而六皇子又识趣有了回应,处理了相干人等, 就是表明了态度, 便不必再提此事。 以后若有旁人追问那船只货物的事情, 六皇子一概不应就是。 至于他现在主管的西北干旱的事情,乃是地方顽疾,非一时能解。若想一劳永逸,的确应该按照六殿下先前跟陛下的提议,开凿水渠。 但最近国库紧张,陛下对动银子的事情都会大动肝火。所以六皇子之前挨骂,并不是法子昏聩,只不过正触动了陛下的痛处。 只要六殿下能想法子凑出修建水渠的银,不必动用国库,应该不会再触怒龙颜。 至于凑银子的方法,就得六皇子自己去想了。 总之,六皇子来时是萎靡不振豆芽菜一根,趁着夜色从司徒家离开的时候,却如浇灌了水的树苗,整个人都意气风发,自信满满。 而投桃报李,六殿下对恩师的一点点请求,自是尽心满足。 那位刚调任大理寺的成大人及其亲眷田产明细,没几天就被六皇子从户部调出,由贴身小厮送到了司徒晟的桌案前。 司徒晟懒得再看那些陈年卷宗,将之推到了一旁,就着提神的苦米茶,津津有味地仔细梳理起了上司成大人的账。 没有办法,这位不识相的上司既然受人指使,成心与他过不去,他不拿出些手段来,岂不是白白担了“酷吏”名头? 楚琳琅偶尔进来给司徒晟报账时,不小心看着他嘴角噙着的笑。只是这笑意有些让人心里发颤,也不知哪个贪赃枉法的倒霉蛋被他给盯上了。 那位成大人的确是太子大费周章安插的。 大理寺乃审问要案的枢纽,若储君不能安插自己的亲信,如何能心安? 至于司徒晟,太子虽有爱才之心,奈何他不上道,既然如此,就要给他找些不痛快了,也顺带让别人知道与他作对的下场! 很快,整个大理寺都知道新来的寺卿看少卿大人不顺眼。 繁琐而无用的公务如倒塌的山,全都推到了司徒晟这来。 于是也有人闲闲在一旁看戏,甚至暗中押注,看这位少卿大人何时发作,去陛下那告状。 若真是这般,大约成大人也有理由搪塞,不过越级控告上司,想来在陛下那也是观感不佳。而且成大人的背后乃是太子撑腰,这位少卿大人若去控告一国储君,那真是好笑到家了! 不过他们期待的好戏一直迟迟不来。司徒大人一改肃清泰王一党时的霹雳雷霆,不知变通,变得逆来顺受,无论那寺卿大人的要求提得多么过分,他都一力应承,绝不推诿。 楚琳琅却知道司徒晟这些日子来的操劳。 她以前看周随安每到年底汇总州县的几本账目,就抱怨连天,以为那是顶天的劳累了。 可看到司徒晟这种完全不拿自己当人的操劳,才明白什么叫死而后已,累死案头。 看得旁观者都心惊,替他捏一把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