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开创商道(3 / 6)
第二代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大约有50亿个设备联网;
再到万物互联时代,保守估计将会有500亿个设备和人的联网,这是万物互联的构架主体。”
“智能手机?”萧亚军有些疑惑。
吴楚之将自己的诺基亚N-GAGE摸出来,如同以前忽悠楚天舒、龚明他们一般,再次忽悠了起来。
“……所以说,智能手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萧亚军懂了,当一个设备可以集成很多工作、社交、娱乐、生活功能的时候,它的本身就会改变生活的模样。
他毫不怀疑为什么是手机。
因为,尺寸。
太大,没有便携性。
太小,没有功能性。
手机,刚好合适。
“第二个重要的要素,是人。人在万物互联概念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没有人,就不会有连接桥,也没有智能连接。是人连接物联网,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基于统计信息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人是M2M、P2M、P2P通信的中心,同时也可以自己建立联系。
人也是区分物联网和万物互联的最大指标,物联网是以物作为主体,而万物互联是以人作为主体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联网是为了实现万物互联的一种工具。”
萧亚军挥手打断了他,犹豫了半响,艰难的开了口“你所谓的‘人’……其实是一个群体吧。”
吴楚之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是的。如果从万物互联的全功能来看,这个‘人’,不是所有人。”
萧亚军沉默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拿着笔记录着,“你继续说。”
吴楚之偷瞄着他的表情,面色如水,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他知道萧亚军纠结的点。
但他不是圣人,更不是上帝,技术的光芒永远无法照射到所有的角落。
老人、弱势群体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的难以适从,这不是他一个企业家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是参知政事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他,也不应该是他,更不能是他。
“第三是数据,不出十五年,每个使用互联网的人每秒将接收多达1.7MB的数据。
随着可用数据量的增长,信息的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
但数据的管理至关重要,稍有分析不适当,数据将失去用处。数据是物联网和万物互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数据,吴楚之没有细讲,没发展到那一步,讲了也是白讲。
大数据的概念,提出的很早,1980年,漂亮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最早在《第三次浪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